秧青

藥材名稱:雀舌黃楊

名稱出處:《雲南植物誌》

概況

基源:為黃楊科黃楊屬雀舌黃楊的葉。

原植物:雀舌黃楊Buxus bodinieri Lévl.

形態:灌木,高3~4m;枝圓柱形,小枝四稜形,被短柔毛,後變無毛。葉薄革質,通常匙形,亦有狹卵形或倒卵形,大多數中部以上最寬,長2~4cm,寬8~18mm,先端圓或鈍,通常有淺凹口或小凸尖,基部狹長楔形,有時急尖,葉面綠色,光亮,葉背蒼灰色,中脈兩面凸出,側脈多,顯著,與中脈成50~60°角,葉面中脈下半段常被微細毛;葉柄長1~2mm。花序頭狀,腋生,長5~6mm,花密集,花序軸長約2.5mm;苞片卵形,背面無毛,或有短柔毛;雄花:約10朵,花梗長0.4mm,萼片卵圓形,長約2.5mm,雄蕊長6mm,不育雌蕊有柱狀柄,末端膨大,長約2.5mm,和萼片近等長或稍超出;雌花:外萼片長約2mm,內萼片長約2.5mm,受粉期間,子房長2mm,無毛,花柱長1.5mm,略扁,柱頭倒心形,下延達花柱1/3~1/2處。蒴果卵形,長5mm,宿存花柱直立,長3~4mm。花期2月,果期5~8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45卷.1分冊.圖版9∶15~21)

生境與分佈:生於平地或山坡林下,海拔400~2700m。產於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江西、浙江、湖北、河南、甘肅、陝西南部。

藥性

性味:《新華本草綱要》:“根、葉:味苦、甘,性涼。”

功效: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祛風,止血。

主治:《新華本草綱要》:“根:民間用於吐血。嫩枝葉:用於目赤腫痛,癰瘡腫毒,風溼骨痛,咯血,聲啞,狂犬咬傷等。”

臨床應用

《雲南植物誌》:“本品臨床應用同黃楊。根,治風溼;葉,治無名腫毒。”

參考文章

雀舌黃楊的養殖及修剪方法觀賞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