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葉豆

藥材名稱:蒲公英

名稱出處:《唐本草》

概況

異名:僕公罌(《本草圖經》),黃花郎(《救荒本草》),婆婆丁(《滇南本草》),黃花地丁(《綱目》),奶汁草(《本經逢原》),殘飛墜(《生草藥性備要》),黃狗頭(《植物名實圖考》),蒲公丁(《陝西中草藥》),黃花草(《江蘇省植物藥材志》),茅蘿蔔(《四川中藥志》),黃花苗(《河南中草藥》),黃花三七(《杭州藥用植物志》)。

基源:為菊科蒲公英屬植物蒲公英和鹼地蒲公英及同屬10餘種的帶根全草。蒲公英屬全世界約1000種;中國約100種,其中18種入藥。

原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和鹼地蒲公英T.sinicum Kitag.

歷史:蒲公英為較常用中藥,首載於《唐本草》,名蒲公草:“蒲公草葉似苦苣,花黃,斷有白汁……”宋《圖經本草》:“俗呼蒲公英,語訛為僕公罌”,《本草衍義》:“今地丁也,四時常有花,花罷飛絮,絮中有子,落處即生。”《綱目》:“地丁,江之南北頗多,他處亦有之,嶺南絕無,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莖、葉、花絮並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這些本草描述、附圖與商品藥材原植物對照,都應為菊科蒲公英屬植物。《中國藥典1966年版》僅收載蒲公英1種,1977年版除收蒲公英外,增收鹼地蒲公英和異苞蒲公英(Taraxacum heterolepis Nak.et H.Koidz.),1985年和1990年兩版改收為蒲公英或鹼地蒲公英或同屬數種。《中藥志》1961年第1版,收載蒲公英、鹼地蒲公英、河北蒲公英(T.platypecidum Diels)和紅梗蒲公英(T.erythropodium Kitag.)5種,附註中還列舉了角狀蒲公英(T.ceratothorum Dc.)等7種,並說華南地區有用同科植物一點紅[Emilia sonchifolia(L.)DC.]及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 L.),雲南有用毛蓮菜(Picris divaricata Vant.)充作蒲公英的。1988年第2版則收載:蒲公英、鹼地蒲公英、芥葉蒲公英(T.brassicaefolium Kitag.)、異苞蒲公英、河北蒲公英、紅梗蒲公英和白花蒲公英(T.calanthodium Dahlst.)7種,附錄亦大體如第1版所述。總之藥材蒲公英原植物,由上所述應為菊科蒲公英屬植物,蒲公英屬為著名的無融合生殖類群,其分類一直存在著巨大困難,本屬全世界有1000種以上,中國約100種,是否它們都能同等入藥,尚待進一步研究。至於同科其它屬植物充作蒲公英,則應予糾正。另有1種歐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 Wigg.主要分佈於歐洲,根具有雌激素樣活性,有抗生育和抗真菌作用,亦供藥用。

形態: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根垂直。基生葉蓮座狀,平展,基部狹成短柄;葉片長圓狀倒披針形,長5~15cm,寬1~5.5cm,羽狀深裂,側裂片4~5對,長圓狀披針形或三角形,具齒,頂裂片較大,戟狀長圓形,羽狀淺裂或僅具波狀齒。花葶數個,長5~15cm,上密被蛛絲狀毛;總苞鍾狀,淡綠色,總苞片2層,外層的卵狀披針形,邊緣膜質,被白色長柔毛,頂端有或無小角,內層的線狀披針形,長12~18mm,寬約2mm,邊緣膜質,白色或略帶粉紅色,緣具蛛絲狀毛,頂端有小角狀突;全為舌狀花,舌片長15~18mm,寬1.5~2mm,頂端平截,5齒裂。瘦果倒披針形,長4~5mm,寬約1.5mm,具縱稜,喙長8~10mm;冠毛白色,長約7mm。花果期4~7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680頁.圖6774)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路邊、田野。廣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西南各地。朝鮮、原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佈。

鹼地蒲公英與蒲公英的主要區別在於鹼地蒲公英葉柄基部擴大呈鞘狀,葉片為規則的羽狀分裂;總苞頂端無角狀突起;瘦果長5~5.5mm,喙長4~5.5mm。花果期4~7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679頁.圖6772)

生於鹽鹼草甸、草坡或礫石中。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蒙古和原蘇聯西伯利亞東部也有分佈。

異苞蒲公英等常見10餘種的鑑別。可見《中藥志》.第4冊.710~711頁(1988年第2版)。檢索表。

生藥

栽培:適應性強,對土壤選擇不嚴,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輕粘壤土為佳。用分根繁殖,春、秋兩季均可進行。將老根挖取,折成5~7cm長的小段,按行距33cm開5~7cm深的條溝,以10~15cm株距,平放於溝內,澆水後覆土壓緊。也可利用種子繁殖,於9~10月條播。出苗後注意中耕除草,適施水肥3次。雨季注意排水。

採集:4~10月間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出,晒乾。

鑑別

性狀:主根圓錐形,長4~10cm,直徑3~8mm;表面棕色或紫棕色,具深縱紋及皺紋;質脆,斷面平坦。基生葉,多皺縮捲曲,灰綠色至綠褐色,完整者展開後,葉片呈倒披針形,邊緣不規則羽狀分裂,裂片齒牙狀或三角形,花莖柔細,常有不完整的頭狀花序或總苞,偶可見長橢圓形瘦果。氣微,味微苦。以葉多、色綠、根長者為佳。

顯微 蒲公英根橫切面可見最外為木栓層;韌皮部寬廣,約佔半徑4/5,有乳管及篩管群排列成斷續的環輪狀,通常6~9輪;木質部小,約佔半徑1/5;縱切面觀乳管為有節的聯結乳汁管。葉表面觀可見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角質層隱現紋理,有不定式氣孔,非腺毛較多,由6~8(~13)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呈類長方形,毛茸長180~570(~750)μm,基部直徑20~24μm,中間的細胞有時縊縮或扭曲,兩細胞連線處及少數細胞內有時淡棕色內含物,頂端細胞呈棒狀或長橢圓形,壁薄,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稍彎曲,葉脈處非腺毛多見。(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705頁.圖681、682、683、684)

理化:取蒲公英粉末250g,加乙醇500ml,加熱迴流8小時,減壓回收乙醇液至幹,加10%氫氧化鉀乙醇液30ml皂化3小時,加水60ml稀釋,加稀鹽酸調至中性,加乙醚10ml提取(同樣量提取三次),加水洗滌,用無水硫酸鈉脫水,同收乙醚濃縮備用。吸附劑用矽膠G板,展開劑為氯仿,展距16.5cm,顯色劑用5%磷鉬酸乙醇液,110℃加熱,以β-谷甾醇、α-香樹脂醇為對照品。樣品液與對照品在相應位置上有相同藍色斑點.另取蒲公英粉末50g,加乙醇250ml,於索氏提取器中,加熱迴流提取,回收乙醇2/3後,加少量蒸餾水過濾,濾液濃縮蒸乾,加入甲醇1ml溶解,供點樣用。吸附劑用矽膠G板,展開劑為正丁醇-乙酸-水(4∶1∶5),展距16.5cm,顯色劑用碘化鉍鉀,以膽鹼為對照品。樣品液與對照品在相應位置上有相同橘紅色斑點。(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708頁.圖691)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蛀。

化學性質

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1)、蒲公英素(Taraxa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膽鹼(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膠(Pectin)[1]。

附 ①同屬植物藥用蒲公英(T.officinale):全草含皁甙、萵苣苦味素(Lactucopicr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sin)[2]、門冬氨酸及穀氨酸等[3];根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賽醇(Taraxerol)、ψ-蒲公英甾醇(ψ-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β-香樹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樹脂、橡膠、膽鹼、葡萄糖甙、葡萄糖、蔗糖、果糖[4,5]、菊糖、醋酸、對-羥基苯乙酸和維生素B2(VB2)[6]等;葉含葉黃素(Lutein)、堇菜黃質(Violaxanthin)[7]、葉綠醌(Plastoquinone)[8]、維生素C和維生素D;花中含山金車二醇(Arnidiol)、葉黃素和毛茛黃素(Flavoxanthin)[4];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9]、葉酸(Folic acid)和維生素C[10];綠色花萼中含葉綠醌[8];花莖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樹脂醇[11],擬雌內酯(即香豆雌醇)(Coumestrol)[12]、核黃素、胡蘿蔔素[4]以及多糖(Tof-CFr)[13]。 ②日本蒲公英(T.japonicum)根含三萜化合物新羽扇豆醇(Neolupenol)、蒲羽扇豆醇(Tarolupenol)以及它們的乙酸酯新羽扇豆醇乙酸酯(Neolupenyl acetate)、Tarolupenyl acetate、另含乙酸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yl acetate)、α-香樹脂醇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nyl acetate)、蒲公英賽醇乙酸酯(Taraxeryl acetate)[14];另外,也曾分離到擬雌內酯(Coumestrol)[15];花、葉、根中精油(Essential oils)成分GC分析表明除幾種成分外基本一致[16]。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72:418。


[2] Hegnauer R.,Chemotaxonomie der Pflanzen(Ⅲ),1964:476,483,486,525,526.。


[3] CA 1965;63:3309c。


[4]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460。


[5] CA 1957;51:11495c。


[6] Karrer,w.konst.und Vorkom.der org Pflanzenst.,1958,s.,1161。


[7] CA 1969;70:26362q。


[8] CA 1966;65:17373f。


[9] CA 1967;67:105316u。


[10] CA 1950;44:10051d。


[11] Phytochemistry 1967;6(4):511。


[12] CA 1969;70:34902f。


[13] 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 1982;(3):28。


[14] Tetrahedron Lett 1981;22(24):2289。


[15] 國外藥學-植物藥分冊 1982;(2):16。


[16] CA 1980;92:14328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