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蓬

藥材名稱:蔛草

名稱出處:《唐本草》

概況

異名:蔛榮、蔛菜(《唐本草》),接水蔥(《七卷食經》),鴨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藥》)。

基源:為雨久花科雨久花屬植物鴨舌草的全草。

原植物:鴨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Presl ex Kunth[Monochoria vaginalis Presl var.pauciflora(Bl.)Merr.;M.pauciflora(Blume)Kunth]

餘項參見“鴨舌草”條。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全草,晒乾或鮮用。

藥性

性味:①《唐本草》:“味甘,寒。” ②《福建中草藥》:“微甘、鹹,寒。”

功效:清肝涼血。

主治:高熱喘促,咳血,尿血,赤眼,丹毒,癰腫疔瘡。 《唐本草》:“主暴熱喘息,小兒丹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湖北中草藥志》:“治感冒發熱、心煩口渴:蔛草15~30g,水煎服。” ②《湖北中草藥志》:“治急性胃腸炎:鮮蔛草、旱蓮草各30g,共搗汁,加白糖適量,內服。” ③《湖北中草藥志》:“治蛇咬傷:鮮蔛草適量,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 ④《福建中草藥》:“治咳血:鮮蔛草30~60g,搗爛絞汁,調蜜服。” ⑤《福建中草藥》:“治尿血,鮮蔛草30~60g,鮮燈芯草30~60g,水煎服。” ⑥《福建中草藥》:“治風火赤眼:蔛草鮮葉,搗爛敷眼瞼。” ⑦《福建中草藥》:“治丹毒、癰腫、疔瘡:鮮蔛草適量,搗爛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