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挖耳根

藥材名稱:鼠麴草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鼠耳(《別錄》),香茅(《本草拾遺》),米曲、毛耳朵(《綱目》),水菊(《質問本草》),黃花仔草(《綱目拾遺》),水蟻草(《植物名實圖考》),清明香(《天寶本草》),追骨風(《南京民間藥草》),佛耳草(《脾胃論》)。

基源:為菊科鼠麴草屬植物鼠麴草的全草。

原植物: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Gnaphalium mul-ticeps Wall.ex DC.)

歷史:鼠麴草中國南方草藥。始載《別錄》稱鼠耳,《本草拾遺》稱鼠麴草:“生平崗熟地,高尺餘,葉有白毛,黃花。”《綱目》:“原野間甚多,二月生苗,莖葉柔軟,葉長寸許,白茸如鼠耳之毛,開小黃花成穗結細子”。《植物名實圖考》附圖和本草描述與商品藥材原植物基本一致。《中國藥典1977年版》有收載。

形態: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自基部分枝斜升,高10~40cm,基部徑2~3mm,有溝紋,被白色厚綿毛。葉互生,無柄,莖基部葉花期枯萎;下部和中部葉,葉片匙形或匙狀倒披針形,長2~5cm,寬3~10mm,頂端鈍圓且具小尖頭,基部漸狹稍下延,全緣,兩面被白色綿毛;上部葉常較狹,線形或倒披針形。頭狀花序徑2~3mm,在枝頂組成傘房花序,具短梗或近無梗;花托中央稍凹入,無毛;總苞鍾狀,徑2~3mm;總苞片2~3層,膜質,有光澤,金黃色,外層的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頂端鈍,背面基部具白色綿毛,內層的長匙形,較外層的稍長,頂端鈍,有小齒,基部無毛或有白色綿毛;緣花細管狀,多數,雌性,長約1.8mm,頂端擴大,具3~4齒;中央花管狀,兩性,少數,簷部5淺裂,與雌花近等長。瘦果圓柱形,長約0.5mm,有乳頭突起;冠毛較花冠稍長或等長,汙白色或金黃色,基部聯合成2束,易脫落。花果期1~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476頁.圖6365)

生境與分佈:生於低海拔乾地或溼潤草地,尤以稻田最常見。分佈於中國河北、陝西、河南、華東、華南、西南等省區。朝鮮、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及印度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開花時採收全草,晒乾,去盡雜質。

鑑別

性狀:全草密被灰白色綿毛。根較細,灰棕色。莖常自基部分枝成叢,長15~30cm,直徑1~2mm。葉皺縮捲曲,展平後葉片呈條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2~6cm,寬0.3~1cm,全緣,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綿毛;質柔軟。頭狀花序頂生,多數,金黃色或棕黃色,舌狀花及管狀花多已萎落,花托扁平,有舌狀花及管狀花脫落後的痕跡。氣微,味微甘。以色灰白、葉及花多者為佳。

顯微 葉表面觀上下表皮密被白色絨毛。非腺毛細絨狀,長1~2mm,由基細胞和頂細胞組成,基細胞2~4個,單列,寬8~12μm,頂細胞狹而細,為單個細胞,常扭折彎曲,交織成團。腺毛常散在非腺毛間,腺柄較短,為單細胞,腺頭卵圓形,約由5~10個細胞組成,內含黃棕色油狀物。(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727頁.圖704頁)

理化:取樣品粗粉10g,加蒸餾水200ml,在沸水浴中加熱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用2N鹽酸酸化,酸化液用乙醚提取4次,合併醚液,濃縮,點於0.7%CMC-矽膠G薄層板上,以延胡索酸、苯甲酸、綠原酸為對照品,用苯-甲醇-水(35∶5∶5),展距14.5cm,展開後用0.1%溴酚藍乙醇液顯色,在相應位置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728頁.圖705)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黴蛀。

化學性質

全草含5%黃酮甙,0.05%揮發油,微量生物鹼和甾醇,0.58%的非皂化物,又含維生素B、C、胡蘿蔔素、葉綠素、樹脂、脂肪。花含木犀草素4′-β-D-葡萄糖甙(Luteolin 4′-β-D-glucoside)、鼠

草素、柚皮素-5-甲醚[1,2]。

參考文獻

[1]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501。


[2]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