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橐吾
藥材名稱:藍花蔥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野蔥、白狼蔥(《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源:為百合科蔥屬植物天藍韭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天藍韭Allium cyaneum Regel(A.hugonianum Rendle:A.tui Wang et Tang;A.szechuanicum Wang et Tang)
形態:鱗莖數枚聚生,圓柱形,細長,粗2~4(~6)mm;鱗莖外皮暗褐色,老時破裂成纖維狀,常呈不明顯的網狀。葉半圓柱狀,上面具溝槽,寬1.5~2.5(~4)mm。花葶圓柱狀,高1~30(~45)cm,常在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或2裂,比花序短;傘形花序近掃帚狀,有時半球狀,少花或多花,常疏散;花天藍色;花被片卵形,長4~6.5cm,寬2~3mm;花絲等長,從比花被片長1/3直到比其長1倍,常為花被片長度的1.5倍,僅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無齒或每側各具1齒,外輪的錐形;子房近球形,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密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8~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4卷.230頁.圖54)
生境與分佈:生海拔2100~5000m的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緣。分佈於陝西、寧夏、青海、甘肅、湖北西部、四川和西藏。
藥性
性味:辛,溫。
功效:發散風寒,通陽,健胃。
主治:風寒外感,陰寒腹痛,肢冷脈微。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全國中草藥彙編》:“治風寒外感,陰寒腹痛,肢冷脈微:藍花蔥15~30g。水煎服。”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治跌打損傷:藍花蔥(鮮),搗爛,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