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

藥材名稱:假荊芥

名稱出處:《中藥大辭典》

概況

異名:土荊芥、薄荷(《陝西中藥名錄》),荊芥(《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小薄荷、涼薄荷、大茴香(四川),香薷(甘肅),小荊芥(湖北),樟腦草(廣西)。

基源:為脣形科荊芥屬植物荊芥的乾燥地上部分。荊芥屬全世界約250種;中國有40餘種,藥用的約有5種。

原植物:荊芥Nepeta cataria L.(Nepeta bodinieri Vaniot;Calaminthaalbiflora Vaniot)

形態:多年生草本。莖高40~150cm,被白色短柔毛,葉柄細弱,長0.7~3.0cm;葉片卵狀至三角狀心形,長2.5~7cm,兩面被短毛,下面白綠色。聚傘花序2歧狀分枝,組成頂生分枝圓錐花序,苞片葉狀,或上部為披針形,小苞片鑽形;花萼筒狀,長約6mm,齒5,鑽形,後齒較長;花冠白色,下脣有紫斑點,筒極細,上脣頂端淺凹,下脣3裂,中裂片近圓形,基部心形,邊緣具牙齒;雄蕊4,2強,內藏或略伸出。小堅果卵形,幾三稜狀,灰褐色,長約1.7mm,徑約1mm。花期7~9月,果期9~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635頁.圖522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一般不超過2500m宅旁或灌叢中。分佈於中國新疆、甘肅、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貴州、四川、雲南。自中南歐經阿富漢向東一直分佈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為野生。中國有時有栽培。

生藥

採集:7~9月割取全草,陰乾。

化學性質

全草含揮發油,有荊芥內酯(Nepetalactone)、異荊芥內酯(Isonepeta lactone)、二氫荊芥內酯、異二氫荊芥內酯、5,9-去氫荊芥內酯、荊芥酸、荊芥酐和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丁香油酚等成分;另含胡蘿蔔素[1]。又從新鮮莖葉中分得二個環烯醚萜甙類,分別命名為荊芥力甙(Nepetariaside)[2]和荊芥甙(Nepetaside)[3],且它們的結構已確定。從揮發油還分得荊芥內醯胺(Nepetalactam)和2-{八氫-4,7-二甲基-1-氧代-環戊[c]吡喃-3-基}荊芥內醯胺[4]。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451。


[2] CA 1987;107∶130926v。


[3] Phytochemistry 1988;27(2)∶469-472。


[4] J Org Chem 1988;53(17)∶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