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蔥

藥材名稱:錐子螺

名稱出處:《中國動物藥》

概況

基源:為錐螺科錐螺屬動物棒錐螺、筍錐螺,藥用其殼。

原動物:棒錐螺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筍錐螺Turitella terebra Linnaeus

形態:棒錐螺貝殼呈尖錐狀,殼質堅厚,每層高、寬增長均勻,縫合線深,呈溝狀。殼頂尖細,螺旋部每一殼口近圓形,殼口內具有與殼表面螺肋相同的溝紋。外脣很薄,易破碎。厴角質,易破碎,圓形。(圖見《中國動物藥》.圖24)

生境與分佈:棒錐螺生活在潮溼帶的低潮線至深40m的海底。分佈於東海與南海。

筍錐螺貝殼尖錐狀,殼頂尖細,極易破損。殼高約為殼寬的5倍。殼層中部突出,螺旋部每層表面具有5~6條明顯的螺肋。體螺層約為11條。貝殼表面黃褐色或淡紫灰色。殼口近圓形,厴角質,栗色,圓形。(圖見《中國動物藥》.22頁.圖25) 筍錐螺生活於較深的泥沙質的地方。多分佈於20~40m深的海底。分佈於東海與南海。

生藥

採集:退潮後於沙灘上掘沙捕捉,捕後置沸水中燙死,將肉取出,洗淨晒乾。

化學性質

筍錐螺貝殼含糖蛋白、色素,Aragonite中含Mg、Sr、Fe、Cu、Mn、Na等,並含大量碳酸鈣。

參考文獻

《中國藥用動物志》協作組.中國藥用動物志.第2冊.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