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塗魚

藥材名稱:枇杷芋

名稱出處:《陝西中草藥》

概況

異名:千斤墜(雲南),半夏(西藏),枇杷玉(《陝西中草藥》),千金重(《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傳染病》)。

基源:為列當科草蓯蓉屬植物丁座草的全草或根莖。

原植物:丁座草,Boschniakia himalaica Hook.f.et Thorns.〔Xylanche himalaica(Hook.f.et Thoms.)G.Beck.〕

形態:寄生草本,高15~45cm,全株無毛。根狀莖近球形,直徑2~5cm,常僅有1條直立的莖,肉質,不分枝,圓柱狀,褐色。葉鱗片狀,三角狀卵形,頂端鈍尖,覆瓦狀排列於莖上。總狀花序長8~20cm,具密集的多數花;苞片1枚,著生於花梗基部,三角狀卵形;小苞片無或有2枚,早落或宿存,線狀披針形,比花萼稍短;花梗長5~10mm,花序上部的漸變短;花萼杯狀,頂端5裂,裂片不等長,線狀披針形,花後常脫落,僅筒部宿存;花冠脣形,黃褐色或淡紫色,筒部近直立,稍膨大,上脣直立,盔狀,下脣遠短於上脣,有不明顯3齒裂,裂片三角形,常反折,中間1枚稍短。雄蕊4枚,2強,常伸出於花冠外,中部以下被柔毛;雌蕊由2(稀3)合生心皮組成,子房長圓形,花柱無毛,柱頭盤狀,常3淺裂。蒴果近圓球形或卵狀橢圓形,常3瓣開裂。種子多數,薄片狀,圓形,種皮具蜂窩狀紋飾。花期4~6月,果期6~9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114頁.圖5642)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500~4400m的高山林下或灌叢中,常寄生於杜鵑花屬Rhododendron L.植物根上。分佈於陝西、青海、湖北、四川、雲南和西藏。

生藥

採集:初夏發苗時採挖,晒乾。

藥性

性味:《陝西中草藥》:“澀、微苦,溫。有小毒。”

功效:溫腎,消脹,止痛。

主治:腹脹,胃痛,疝氣,勞傷咳嗽,血吸蟲病。 ①《陝西中草藥》:“理氣止痛,止咳化痰,消脹健胃。治腹脹,胃痛,疝氣,勞傷咳嗽。” ②《西藏常用中草藥》:“補腎助陽,強筋骨。治腰痠腿痛,陽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使用注意:《陝西中草藥》:“反芋兒七。”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傳染病》:“治血吸蟲病:枇杷芋3~6g(按體質強弱增減),威靈仙、檳榔、百部、火草根各9g。水煎半小時服,每次80ml,每日3次。15~20天為1個療程。”

單方應用:《全國中草藥彙編》:“治腮腺炎:枇杷芋適量,磨醋搽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