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草根

藥材名稱:藤黃

名稱出處:《海藥本草》

概況

異名:玉黃、月黃((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藤黃科藤黃屬植物藤黃和印支藤黃的膠質樹脂。

原植物:藤黃Garcinia morella Desr.(G.indica Chois)和印支藤黃G.hanburyi Hook.f.

歷史:本品始載於《海藥本草》,列於木部。李時珍列入《綱目》草部,並曰:所用之藤黃,皆經煎煉成者,舐之麻人,乃樹脂也……,番人以刀斫樹枝滴下,次年收之。所述即為進口的藤黃無疑。

形態:常綠喬木,高約18m。小枝四稜形。葉對生,葉柄長8mm;葉片薄革質,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15cm,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花單性,無柄,黃色;雄花2~3簇生葉腋,花萼與花瓣均4片,圓形,雄蕊多數,集合成一近球狀肉質體,花葯1室,橫裂,花絲短;雌花單生,較大,具退化雄蕊12枚,基部合生,子房4室,無毛,柱頭盾形。漿果近球形,直徑約2cm。種子4枚。花期11月,果期翌年2~3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695頁.5655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熱帶地區,中國不產,廣東和廣西有少量栽培。分佈於印度和泰國。

印支藤黃與藤黃的區別在於:葉柄長7~18mm;雌花1~3簇生,花梗長10~12mm,雄蕊集合成2~3束。(圖見《印度支那植物誌》.第3冊.312頁.圖30∶1~3)分佈於越南、柬埔寨,泰國和寮國。

生藥

採集:在開花前,於離地約3m處將莖幹的皮部作螺旋狀的割傷,傷口內插一竹筒,盛受流出的樹脂,加熱蒸乾,用刀刮下,即為藤黃。又名玉黃、月黃。藥材產於印度及泰國。

鑑別:本品為管狀或不規則的塊狀物,直徑3~5cm,顯紅黃色或橙棕色,外被黃綠色粉霜,有縱條紋。質脆易碎,斷面平滑,呈貝殼狀或有空腔,具黃褐色而帶蠟樣的光澤,用水研和則呈黃色乳劑,投入火中則燃燒。氣微,味辛辣。以半透明、紅黃色者為佳,黑色者次之。

加工炮製:制藤黃,取豆腐一塊置盤中,中間挖一不透底的槽,放入藤黃,再用豆腐蓋嚴,置籠中,蒸至藤黃溶化,取出放涼,待凝固後,取出藤黃,晾乾。每藤黃100kg,用豆腐400~500k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化學性質

藤黃屬植物分佈越南、泰國、印度等熱帶地區,中國廣東海南一帶有引種;多含呫噸酮類(Xanthones)及雙黃酮類化合物。如印支藤黃樹(Garcinia hanburgi Hook.f.)及桑藤黃樹(G.morella Desr.)的樹幹,經割傷後流出的樹脂,乾燥後商品稱為藤黃(Gamboge)。中藥“藤黃”中樹脂佔70%~80%,樹膠佔15%~25%;除藥用外,常作為繪畫黃色畫料[1]。藤黃中的呫噸酮類化合物多有抗Hela及HEL細胞毒活性;其中主成分為藤黃酸(Gambogic acid,α-Gambogic acid,β-Guttiferin)(1)、其餘有異桑藤黃素(Isomorellin)(2)、桑藤黃酸(morellic acid)(3)、Desoxymorellin(4)藤黃精(Gambogin)(5)、Morellin dimethyl acetal(6)、IsomoreollinB(7)、Moreollic acid(8)、Gambogenic acid(9)、藤黃精寧(Gambogenin)(10)、Isogambogenin(11)、Desoxygambogenin(12)、Gambogenin dimethyl acetal(13)、Gambogic acid(14)、Hanburin(15)[2,3]。又曾得到新藤黃酸(Neogambogic acid),即3,4二氫藤黃酸[4,5]。

桑藤黃(G.morella》樹脂中有Morellic acid、Isomorellic acid、Desoxymorellin、Morellinol等[1]。*

附:桑藤黃(G.morella)的假種皮含有Morellin、Neo-morellin、Dihydroisomorellin[1];其種子含有三甘油酯(Triglycerides)、半乳糖甘油酯、磷脂等[6];果皮中含Garcinol、Isogarcinol、l-羥基檸檬酸(l-Hyclroxycitric acid)、矢車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Cyanidin-sambubioside;[7,8,9]其心材部分含有1,7-二羥基呫噸酮(1,7-Dihydroxyxanthone)、藤黃雙黃酮、Morelloflaveone及Volkensiflavone[10]

參考文獻

[1] 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中).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664。


[2] Phytochcmistry 1996;41(3):815。


[3] Magnetic Resonance Chem 1993;31:340。


[4] 藥學學服 1984;19(8):637。


[5] 中草藥 1988;19(7):298。


[6] CA 1992;116:104768。


[7] Tetrahedron Lett 1981;22(8):793。


[8] CA 1982;97:88720w。


[9] CA 1985;108:203463z。


[10] Phytochemistry 1997;16(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