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龍

藥材名稱:大戟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京大戟(《中國藥典》),龍虎草、九頭獅子草、臌脹草、紅芽大戟(江蘇),千層塔(江西),燈臺草(吉林)。

基源: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大戟的根或全草。

原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歷史:本品始載於(《本經》),列為下品·韓保升謂:“苗似甘遂而高大,葉有白汁,花黃,根似細苦蔘,皮黃,肉黃白,二月,八月採根用。”李時珍謂:“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所述即為本種。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圓錐形。莖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單葉互生,近無柄;葉片為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先端鈍,長3~8cm,寬5~13mm,全緣,背面稍被白粉。花序頂生或腋生,頂生者具5傘梗,基部有輪生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的苞片5枚;杯狀花序總苞壇形,項端4裂,腺體橢圓形,無花瓣狀附屬物;子房球形,3室,花柱3,頂端2裂。蒴果三稜狀球形,表面具疣狀突起;種子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624頁.圖2977)

生境與分佈:生於較陰溼的山坡林緣、路旁及草叢中。

在新疆有以準噶爾大戟Euphorbia soongarica Boiss.作為大戟入藥的,準噶爾大戟與大戟的主要區別點是根呈圓柱形,外皮棕褐色。葉片為長披針,傘房花序,苞片黃色。蒴果卵形。

生藥

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和溫和溼潤氣候地區均可種植。用種子繁殖,於春季3~4月播種,條播或撒播,播後覆上薄土。出苗後進行鬆土、除草、追肥等管理。當苗高12cm以上時,可移栽出床,按株距20~25cm,行距30~35cm穴栽,深7~10cm,每穴栽苗1株。也可進行分根繁殖,移栽後注意中耕除草,適時追施腐熟糞肥或餅肥1次。當植株現蕾時,需及時摘除。

採集:春季未發芽前,或秋季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殘莖及鬚根,洗淨乾燥。產於江蘇南京、揚州、邳縣等地。

鑑別

性狀:大戟根不規則長圓錐形,略彎曲,常有分枝,長10~20cm,直徑5~20cm,近根頭部偶有膨大至4cm,根頭常帶有莖的殘基及芽痕;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縱直溝紋及橫向皮孔,支根少而扭曲。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類棕黃色或類白色,纖維性,氣微,味微苦、澀。

理化:取樣品粉末0.5g,加石油醚5ml,浸漬1小時,浸出液濃縮至1ml,點於矽膠G板上,以甲醇-氯仿(5∶10)和甲醇-氯仿(0.25.10)為展開劑,以大戟醇為對照。先後展開2次,第1次展開2cm,第2次展開10cm,先用碘蒸氣薰,再用香莢蘭醛濃硫酸噴霧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72)

加工炮製:常用炮製品有大戟片和醋大戟。 ①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②醋大戟:取大戟置鍋內,用米醋和適量水,浸拌約1~2小時,用文火加熱,煮至醋液被吸盡時,取出,晾至六~七成干時,切厚片,乾燥。每大戟100kg。用米醋30k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蛀。

化學性質

含大戟甙(Euphorbin)、生物鹼。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