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柄唐鬆草
藥材名稱:土茯苓
名稱出處:《滇南本草》
概況
異名:禹餘糧、白餘糧(《別錄》),草禹餘糧(《本草拾遺》),仙遺糧(《滇南本草》)。
基源:為百合科菝葜屬植物土茯苓的根莖。菝葜屬全世界約300種;中國約60種及一些變種。
原植物:正品土茯苓一般為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Smilax trigona Warb.),又名光葉菝葜(《廣州植物誌》)。另有3種在少數地區亦作土茯苓使用:暗色菝葜Smilax lanceifolia Roxb.var.opaca A.DC.〔Smilax opaca(A.DC.)Norton〕。無刺菝葜Smilax mairei Lévl.,又名紅萆解。防己葉菝葜S.menispermoidea A.DC.
歷史:土茯苓一名首載《滇南本草》,原名禹餘糧。在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註》中即有記錄。李時珍將後者併入土茯苓一類,並轉引陶弘景在注石部禹餘糧時所記“南中平澤中有一種藤,生葉如菝葜,根作塊有節,似菝葜而色赤,味如薯蕷,亦名禹餘糧,言昔禹行山乏食,採此充糧,而棄其餘,故有此名。”並寫道:“觀陶氏此說,即今土茯苓也。”對照《綱目》中的土茯苓圖,可以認定土茯苓、禹餘糧均為Smilax glabra Roxb.。但仙遺糧、冷飯糰之後,可能來自《滇南本草》,指的是蓼科植物,不是百合科的土茯苓。《綱目》還誤將《本草圖經》中的刺豬苓歸併在本品中。
形態:土茯苓為攀援木本;根狀莖粗厚,塊狀,常由匍匐莖相連線,粗2~5cm。莖長1~4m,枝條光滑,無刺。葉薄革質,狹橢圓狀披針形至狹卵狀披針形,長6~12(~15)cm,寬1~4(~7)cm,先端漸尖;葉柄長5~15(~20)mm,約佔全長的3/5~1/4,具狹鞘,有卷鬚,脫落點位於近頂端。傘形花序通常具10餘朵花;總花梗長1~5(~8)mm,通常明顯短於葉柄;在總花梗與葉柄之間有一芽;花序託膨大,連同多數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蓮座狀,寬2~5mm;花綠白色,六稜狀球形,直徑約3mm;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圓形,寬約2mm,兜狀,背面中央具縱槽;內花被片近圓形,寬約1mm,邊緣有不規則的齒;雄蕊靠合,與內花被片近等長,花絲極短;雌花外形與雄花相似,但內花被片邊緣無齒,具3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7~10mm,熟時紫黑色,具粉霜。花期7~11月,果期11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5卷.215頁.圖版69)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800m以下的林中、灌叢中、河岸或山谷中,也見於林緣與疏林中。分佈於甘肅和長江流域以南地區以及臺灣、海南、雲南。越南、泰國和印度也有分佈。
暗色菝葜與土茯苓的主要區別之處在於葉柄全長的1/4~1/5具狹鞘,脫落點位於近中部。傘形花序具幾十朵花;雌花具6枚退化雄蕊。花期10月至次年3月,果期10月。生於海拔600~2000m的林下、灌叢中或山坡陰處。分佈於中國西南及湖北、廣西。錫金、不丹、印度、緬甸、寮國、越南、泰國也有分佈。
無刺菝葜與土茯苓的主要區別之處在於雌花具6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5~7mm。花期5~6月,果期12月。生於海拔1000~3000m的林下、灌叢中或山谷溝邊。分佈於中國西南地區。西藏用作土茯苓。
防己葉菝葜與土茯苓的主要區別之處在於葉卵形或寬卵形;葉柄全長的2/3~3/4具狹鞘。總花梗比葉柄長2~4倍;雌花具6枚退化雄蕊。花期5~6月,果期10~11月。生於海拔1000~1800m的林下、灌叢中或山坡陰處。分佈於中國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錫金、印度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在溫暖溼潤氣候地區和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的壤土中生長。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條播,行距20cm,深1~2cm。播時需用草木灰或細土拌入種子,混勻後播入條溝內。播後覆土蓋草,保持土壤溼潤。出苗後揭草管理,苗高10cm時按行、株距各30cm開穴移植。栽後進行管理,苗高30cm時,需搭架,以利藤莖攀援生長。每年注意中耕除草,追肥1~2次。
採集:秋、冬季挖取根莖,洗淨,除去鬚根,乾燥;或新鮮時切成薄片,乾燥。藥材產於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四川、安徽等地。福建、江西、廣西、江蘇等地亦產。
鑑別
性狀:本品略呈圓柱形,稍扁,或呈不規則條塊狀,有結節狀隆起,具短分枝,長5~22cm,直徑2~5cm;表面黃棕色,凹凸不平,突起尖端有堅硬的鬚根殘基,分枝頂端有圓形芽痕,有時外皮具不規則裂紋,並有殘留的鱗葉;質堅硬,難折斷,斷面粗糙,有粉性。飲片長圓形或不規則形,厚1~5mm,邊緣不整齊;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中間微見維管束點,陽光下觀察可見砂礫樣的小亮點;質略韌,折斷時有粉塵散出,以水溼潤有粘滑感。氣微,味淡、澀。以斷面淡棕色、粉性足者為佳。
顯微 根莖橫切面,下皮為3~5列黃棕色細胞,排列緊密,壁較厚,木化,有的具紋孔。皮層中散有大形粘液細胞,內含草酸鈣針晶束。中柱薄細胞徑向延長;雜湊有限外韌維管束,中心分佈較密;木質部通常有兩個大的導管及數個較小的導管;韌皮部有少數纖維。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圖184.185) 粉末淡棕色,味淡、微澀。 ①澱粉粒極多,單粒類圓形或圓多角形,直徑8~48μm,臍點裂縫狀、三叉狀、二字狀或星狀,大粒層紋明顯;復粒由2~4分粒組成。 ②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或散在,針晶長40~180μm,直徑約至5μm。 ③石細胞淡棕色或無色,呈矩圓形、類方形、類多角形、長方形或類三角形,邊緣稍不平整或有尖突,直徑25~128μm,壁厚8~48μm,有的厚薄不勻,孔溝細密並分枝,胞腔寬狹不一。 ④內皮層細胞(鬚根)多單個散在,深棕色,呈長條形或長方形,直徑約至50μm,壁三邊極厚,約至48μm,木化,一邊菲薄,孔溝長而不規則分叉。 ⑤纖維 成束或單個散在,呈梭形,短者似石細胞,大多一端鈍圓,另端尖細,直徑22~72μm,壁極厚,有的厚薄不勻或一邊稍薄,孔溝短而較密。另可見導管。(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圖77)
理化:取樣品粉末5g,加乙醇50ml,於水浴中迴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殘渣加稀硫酸20ml,迴流水解3小時,放冷,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20ml,合併氯仿液,用少量水洗去氯仿中的酸,蒸去氯仿,殘渣用少量己烷溶解,點於矽膠G(用7.5%的硝酸銀水溶液調勻鋪板)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以薯蕷皁甙元、替告皁甙元為對照,展距11cm,用飽和磷鉬酸乙醇液噴霧,於110℃烘5分鐘,斑點均顯藍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163)。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大小個分開,浸泡,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落新婦甙(Astilbin)、黃杞甙(Engeletin)、3-O-咖啡醯莽草酸(3-OCaffeoyl shikimic acid)、阿魏酸、莽草酸、β-谷甾醇等。
參考文獻
Die pharmazie 1979;3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