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子

藥材名稱:馬藺子

名稱出處:《圖經本草》

概況

異名:蠡實(《本經》),馬連、馬蘭(華北、西北、東北)。

基源:為鳶尾科鳶尾屬植物馬藺的種子。鳶尾屬全世界約300種;中國約40種,其中1/4的種類供藥用。

原植物:馬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Iris pallasii Fisch.var.chinensis Fisch.;Iris ensata auct.non Thunb.;Iris ensata Thunb.var.chinensis Maxim.),又名紫雪草、蘭花草(安徽),馬帚子(湖南),立木枚獨克(蒙名)。

歷史:馬藺始載《本經》列為中品,但以蠡實為名。宋《圖經本草》始稱馬藺,雲:“葉似薤而長厚,三月開紫碧花,5月結實作角子,如麻大而赤色有稜,根細長,通黃色,人取為刷,三月開花,五月採實,並陰乾用。”《綱目》雲:“蠡草在荒野中,就地叢生,一本二三十莖畝,高三、四尺,葉中抽莖開花結實。”所說即為本種。本品為少常用中藥。主產江蘇、遼寧、河北等省。銷華北、東北。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短而粗壯,根棕褐色,細長而堅韌。葉基生,成叢,堅韌;葉鞘枯死後常裂成細長纖維狀的殘留物;葉片條形,長達40cm,寬達6mm,灰綠色,頂端漸尖,基部帶紫色,全緣,兩面具7~10cm條突起的平行脈。花葶從葉叢中抽出,高10~30cm,頂端有花1~3,苞片3,葉狀,窄矩圓狀披針形;花藍紫色,花被6,外輪3,花被片較大,匙形,向外彎曲而下垂,中部有黃色條紋,內輪3花被片倒披針形,直立,花被下部聯合成筒狀;雄蕊3,密接在花柱外側,花葯長;雌蕊1,花柱3深裂,花瓣狀,頂端2裂。蒴果長橢圓形,長4~6cm,具6條縱肋,頂端具尖喙;種子近球形或不規則形,棕褐色,有稜角。(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彩圖15)

生境與分佈:生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過度放牧的鹽鹼化草場上生長較多。分佈於中國華北、華東、東北、及臺灣、新疆、西藏。朝鮮、原蘇聯、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適宜於溫和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多半用分株繁殖,於初冬或早春,將株蔸挖起,按6~10cm蔸經掰開,分成若於小株叢作種栽,行株距各33cm,深13~16cm,穴栽。栽後覆土,並鋪蓋堆肥,壓實後再覆細土。出苗或返青後,應勤除雜草,追肥2次。注意病蟲害防治。

採集:8~9月果實成熟時割下果穗,晒乾,打取種子,除去雜質,再晒乾。藥材主產於江蘇、遼寧、河北。

鑑別

性狀:種子呈不規則多面體,長約5mm,寬3~4mm;表面紅棕色至黑棕色,略有細皺紋,基部有淺色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切斷面胚乳發達,灰白色,角質,胚位於種臍的一端,白色,細小彎曲。氣微弱,味淡。

顯微 種子橫切面:種皮表皮為1列長方形細胞,壁厚,內含深棕色塊狀物,外壁被厚角質層,其下為6~7列皺縮的頹廢薄壁細胞,最內為3~4列排列整齊的棕色扁平細胞。外胚乳為2列薄壁細胞;內胚乳形大,壁厚,胞腔內含糊粉粒及脂肪油。(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圖132)

加工炮製:常用炮製方法有淨制和炒制。 ①淨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灰屑,洗淨,乾燥。 ②炒制 取淨馬藺子,置鍋內加熱用微火炒至鼓起,取出,放涼。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含馬藺子甲素,種殼中含鳶尾苯醌(Irnsquinone)。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