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黃荊子
藥材名稱:鹿角霜
名稱出處:《本草品彙精要》
概況
異名:鹿角白霜(《本草蒙筌》)。
基源:為鹿科鹿屬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角熬製鹿角膠後剩餘的骨渣。
原動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馬鹿Cervus elaphus L.
餘項參見“鹿茸”條。
生藥
製法:見鹿角膠項下。
鑑別:鹿角霜為圓柱形或劈成半圓柱形的塊,大小粗細不一,一般梅花鹿角的霜塊較小,馬鹿的較大;外層灰白色,質較緻密,內層色較深,質疏鬆多細孔。氣無,味微苦澀,有粘舌感。以色白、體輕、質酥者為佳。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藥性
性味:鹹,溫。《醫林纂要》:“甘、鹹,溫。”
歸經:入肝、腎經。
功效:補虛,助陽,託瘡,收斂,活血,止血。
主治:肝腎不足,腰膝痠痛,脾胃虛寒,嘔吐,食少便溏,子宮虛冷,崩漏帶下。 ①《醫學入門》:“治五勞七傷羸瘦,補腎益氣,固精壯陽,強骨髓,治夢遺。” ②《本草蒙筌》:“主治同鹿角膠,功效略緩。” ③《本草匯言》:“收澀止痢,去婦人白帶。” ④《本經逢原》:“治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胃反嘔吐。” ⑤《四川中藥》:“治折傷,痘瘡不起,疔瘡,瘡瘍腫毒。” ⑥《全國中草藥彙編》:“腎虛遺精,崩漏,乳腺炎;虛寒性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細粉調塗患處。
使用注意:陰虛陽亢者忌服。
臨床應用
配伍應用:①配肉蓯蓉、巴戟天、淫羊藿,治腎虛陽痿,腰膝痠痛。 ②配龍骨,牡蠣、鎖陽、菟絲子,治遺精盜汗,小便頻數,四肢寒冷。 ③配肉桂,山萸肉、當歸、熟地,治子宮虛寒,赤白帶下,久不受孕。 ④配銀花、蒲公英、半枝蓮、黃芪,治乳癌破潰,合併感染。 ⑤配王不留行、漏蘆、路路通、金銀花,治乳癰。 ⑥配珍珠母、青礞石、紫河車、蜈蚣、全蠍,治癲癇。 ⑦配黃芪,丹蔘、皁刺、澤瀉,治男性免疫性不育。
方選和驗方: ①鹿角霜丸(《聖濟總錄》)治腎虛消瘦:肉蓯蓉(酒浸,焙)、附子(炮,去皮、臍)、巴戟天(去心)、蜀椒(炒出汗)、鹿角霜各30g。共研為細末,酒糊面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心溫酒下,日2服。 ②鹿角霜丸(《何氏濟生論》)治諸虛百損,羸弱不堪者:用銅甑1具,著底鋪薄荷末60g,上鋪山藥末240g,上鋪鰻魚(去頭尾)500g,上鋪鹿角霜120g,再以薄荷細末蓋之,蒸極爛,將魚骨炙脆為末,共一處搗和丸。每服15g,白湯下。” ③鹿角霜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膏淋:鹿角霜、茯苓、秋石各等份。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米湯下。 ④《普濟方》:“治盜汗遺精:鹿角霜60g,生龍骨(炒)、牡蠣(煅)各30g。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40丸,鹽湯下。” ⑤《梁氏總要方》:“治小便頻數:鹿角霜、白茯苓等份。研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30丸,鹽湯下。” ⑥白帶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治溼寒白帶,淋漓不止,經期腹痛,血寒經閉,不思飲食,四肢倦怠,精神不振:鹿角霜、生白芍、焦白朮、海螵蛸、香附(醋制)各90g,黨蔘(去蘆)、椿皮(醋炒)、破故紙(鹽炒)、杜仲(鹽炒)、陳皮、續斷、甘草、吳萸(甘草水制)各60g,肉桂(去粗皮),木通各30g,當歸、芡實(麩炒)各120g。共研細末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g,白開水下。 ⑦調經毓麟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治子宮虛寒,赤白帶下,行經作痛,久不受孕:鹿角霜、黨蔘、白朮、茯苓、熟地、杜仲、白芍、炙甘草各60g,當歸、菟絲子各120g,川椒(炒)15g。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g,早晚各服1丸,開水或溫酒送服。 ⑧《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治肝癌:鹿角霜、雙花、天花粉、陳皮、甘草、黃芪、黨蔘、茯苓、焦白朮、炙甘草、茵陳、香附、板藍根、薏苡仁用量隨症加減,水煎服。” ⑨《癌的扶正培本治療》:“治乳腺癌破潰,有合併感染者:銀花、蒲公英、鹿角霜、半枝蓮、七葉一枝花、麥冬、芙蓉葉、茯苓、太子參、絞股藍、生黃芪各15g,生地、石斛、元參各10g。隨證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 ⑩浙江中醫雜誌 1984;(1):“治外傷性膝關節滑囊炎:鹿角霜、炙黃芪、熟地各15g,當歸10g,白芥子、白芍、牛膝各6g,麻黃、桂枝、甘草各3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⑾江蘇中醫雜誌 1985;(9):“治癲癇:鹿角霜、珍珠母、紫河車、白礬、青礞石各200g,蜈蚣、全蠍各85g,天龍100g。共研為細末,加賦形劑壓成片,每片0.3g。成人每日服2~3g,分3次口服,兒童酌減。治療期間,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飲酒。原已服用抗癲癇西藥者,待服用本品3個月後,逐日減量西藥,直至完全停服西藥。” ⑿福州中醫 1991;(1):“治療男性附屬性腺感染所致的男性免疫性不育:鹿角霜、枸杞子、丹蔘、黃芪、赤芍、桃仁、當歸、皁刺、穿山甲、薏苡仁、澤瀉各10~15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同時配合利福平口服。” ⒀鹿公湯(浙江中醫雜誌 1988∶(10))治急性乳腺炎:鹿角霜13g,蒲公英120g。水煎至沸時,兌入黃酒60ml,再煎片刻,分2次服。 ⒁吉林中醫藥 1991;(1):“治肺氣腫合併感染:鹿角霜、阿膠(烊化)、枸杞子、紫河車、肉蓯蓉、生地、白芥子、橘紅、蘇子、炮乾薑、款冬花各10g,龜板(先煎)3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劑。” ⒂宮血靈(湖北中醫雜誌 1991;(6))治子宮出血:鹿角霜、黃柏(炒)、秦皮、生地、龜板、地骨皮、白芍、山梔子(炒焦)、玄蔘、丹皮、阿膠(烊化)、麥冬各12~15g。水煎溫服,每日1劑。
單方應用:①《太平聖惠方》:“治腰痛,膀胱宿冷,夜多小便:鹿角霜,研為細末,每日空腹時溫酒調服6g,晚食前再服。”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治乳腺炎:鹿角霜30~60g,研為細末,加溫開水調成糊狀,分2次服下。” ③《瘡瘍證治》:“治虛寒性瘡瘍:鹿角霜研成細末,過200目細篩,洗淨瘡瘍,撒上末加蓋油紗布,每日換1次。”
食療:《實用食療方精選》:“治腰膝冷痛,四肢萎軟,步行乏力,陽痿遺精:鹿角霜10~20g,粳米30~60g。如常法同煮粥,服食。”
醫藥家論述
張秉成《本草便讀》:“鹿角霜、鹿角膠,性味功用與鹿茸相近,但少壯衰老不同,然總不外乎血肉有情之品,能溫補督脈,添精益血。如精血不足,而可膩補,則用膠;若僅陽虛而不受膩滋者,則用霜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