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合香

藥材名稱:消石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苦消(《藥性本草》),焰消(《土宿本草》),地霜(《蜀本草》),火消(《綱目》),土消(《藥材學》)。

基源:消石為硝酸鹽類礦物硝石族硝石,經加工精製而成的結晶體。

歷史:消石最早記載於《本經》,列為上品。馬志釋其名謂:“以其消化諸石,故名消石。初煎煉時有細芒,而狀若朴硝,故有芒硝之號。不與樸消及《別錄》芒硝同類。”陶弘景謂:“色與樸消大同小異……燒之紫青煙起,雲是真消石也。”表明與樸消分開,紫色火煙即鉀鹽反應,與現今礦物硝石一致。

形態:硝石屬於斜方晶系。通常為皮殼狀、針狀及毛髮狀集合體。無色、白色或淺灰色;條痕白色。微透明。玻璃光澤或絹絲光澤。性脆。斷面呈貝殼狀或參差狀。硬度2。密度2.1~2.2g/cm3。易溶於水。

產狀:硝石的形成是在沒有植物的乾旱地區,通過含氮有機物的氧化作用與土壤中的鹼質(鉀)化合而成。多產於汙穢之地,常覆於地表面或岩石表部。在石灰岩、鹽沼地帶及沙漠區域亦多見。

產地 主產山東、江蘇、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生藥

採集:天然硝石,採挖或刮取後,除去雜質、泥沙。

鑑別

性狀:消石呈六稜長柱狀或板柱狀。一般長2~6cm,徑0.2~0.6cm。白色或近無色。略透明至透明。玻璃光澤。質脆易折斷,斷面平滑或參差不齊。氣無,味較鹹、涼,具刺舌感。

理化:①取消石少許,溶於適量水中,呈澄明溶液,取該溶液置試管中,加等量的硫酸,混合,冷後,沿管壁加硫酸亞鐵試液,使成兩液層,接介面顯棕色;消石溶液加硫酸與銅屑,加熱,即發生紅棕色的蒸氣。消石溶液加熱灼熾除去可能雜有的銨鹽,放冷後,加水溶解,再加0.1%四苯硼鈉溶液與醋酸,即生成白色沉澱。 ②取鉑絲,用鹽酸溼潤後,蘸取消石粉,在無色火焰中燃,火焰即顯紫色。

加工炮製:①古代法《開寶本草》:“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後乃煎煉而成,狀如釵腳,好者長五分以來(上)。”《綱目》:“消石,諸鹵地皆產之……。秋冬間遍地生白,掃取煎煉而成。貨者苟且,多不潔淨,須再以水煎化,傾盆中,一夜結成。結在上者,或有鋒芒如芒硝,或有圭稜如馬牙硝。” ②近代法:1)取含硝的土或塊,置桶或其它容器內,加水浸泡攪勻,反覆過濾,除去泥土雜物,取濾液澄清,取上清液置蒸發鍋內,加熱蒸去水分,取出冷卻,即析出硝石結晶。2)有的將過濾後的硝水與10%的萊菔同煮,過濾,濃縮後,靜置,待其結晶而成。

化學性質

主要含硝酸鉀(或含少量硝酸鈉)。

參考文獻

中藥通報 198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