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蕉
藥材名稱:白蘞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白根(《別錄》),貓兒卵(《綱目》),鵝抱蛋(《植物名實圖考》),見腫消(《南京民間藥草》),穿山老鼠(《浙江中藥手冊》),白水罐、山地瓜(《東北藥用植物志》)。
基源:為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白蘞的塊根。
原植物:白蘞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
歷史:白蘞首載於《本經》,列為下品。《別錄》謂:白蘞生衡山山谷,近道處處有之,作芚生,根如白芷,破片,以竹穿之,日干。生取根搗敷癰腫亦效。”《唐本草》謂:“根似天門冬,一株下有十許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藥,殊不如白芷。”《蜀本草》謂:“蔓生,枝端有5葉,所在有之。”《本草圖經》謂:“白蘞,今江淮州郡及荊、襄、懷、孟、商、齊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莖,葉如小桑,五月開花,七月結實,根如
鴨卵,三五枚同巢,皮赤黑,肉白。”以上所述皆與今之白蘞相符。已載入《中國藥典1985年版》。
形態:落葉木質藤本,塊根紡錘形或圓柱形;枝無毛,略帶淺紫色,髓白色;卷鬚與葉對生,分叉。葉互生,掌狀複葉,長6~14cm,寬7~12cm;小葉一部分羽狀分裂,一部分羽狀缺刻,裂片卵形至披針形,中間小葉最長,兩側較小,葉軸有闊翅,裂片基部與葉軸連結處有關節,兩面無毛;葉總柄2~5cm,較葉片短。聚傘花序,與葉對生,花小,黃綠色,花序梗細長,纏繞,長3~8cm;萼片5淺裂;花瓣、雄蕊各5;花盤明顯。漿果,球形或腎形,直徑約6mm,熟時白色或藍色,有針孔狀凹點。花期6月,果期9~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780頁.圖3290)
生境與分佈:多生長於路邊或山坡林下。分佈於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
生藥
栽培:宜涼爽溼潤環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栽種。用種子繁殖,於3月下旬~4月上旬播種,直播,按行距0,5m開溝條播,溝深3cm,將種子拌有草木灰或細土播下,薄覆細土,稍加鎮壓,每畝用種量1~1.5kg。也可在初冬或早春挖其老根,每株分出帶芽的根3~4個,按行株距50×33cm穴栽,深5~7cm,每穴栽1株。直播苗高7cm時間苗,以33cm株距定苗。每年返青出苗及冬前休眠時各施肥1次,用人畜類和廄肥溝施。當蔓長1m時,設支架,利於攀援生長。
採集:春、秋季均可採挖,以春季採為好,洗淨泥土,切成兩瓣、四瓣或斜片,晒乾。藥材主產於河南、安徽、江西、湖北。
鑑別
性狀:塊根長圓形或紡錘形,兩頭較尖,略彎曲,長3~10cm,直徑1~3cm;外皮紅棕色或紅褐色,有縱皺紋、細橫紋及橫長皮孔,易層層脫落,脫落處淡紅棕色;縱切片切面周邊常向內捲曲,斜切片卵圓形,周邊較厚,微翹起或略彎曲。質堅體輕,折斷時有粉塵,斷面白色或淡紅色。氣微,味甘。以肥大、斷面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顯微 根(中部半徑約1.5cm)的橫切面:木栓層為2~6列木栓細胞,有時脫落。韌皮部射線寬廣,韌皮部呈窄條狀;形成層呈環。木質部導管稀疏排列,周圍有木纖維及木化薄壁細胞。本品薄壁組織中散佈有粘液細胞,內含草酸鈣針晶束;薄壁細胞含澱粉粒,有的尚有草酸鈣簇晶。(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圖316) 粉末:淡紅棕色,氣微,味甘。 ①澱粉粒 極多,單粒棍棒形、長圓形、長卵形、腎形、扁三角形或菱形,小粒圓球形,有的兩端尖,有的一端平截或一端狹尖,直徑3~26μm,長至25(~43)μm,臍點不明顯,層紋不明顯;復粒少數,2分粒長軸平行。 ②草酸鈣針晶 較多,隨處散在或成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有的針晶束連同粘液質從細胞中脫出,粘液質溶解緩慢。針晶長86~169μm,直徑約1.5μm。 ③粘液細胞 呈類圓形或橢圓形,長108~224μm,直徑66~91μm,內含淡黃色粘液質,有的含針晶束。 ④草酸鈣簇晶 散在或存在於薄壁細胞中。直徑25~78μm,稜角寬大,有的似方晶,或有簇晶與方晶合生。 ⑤導管 主為具緣紋孔導管,直徑35~60(~83)μm,具緣紋孔橢圓形或橫向延長呈長梭形,排列成梯狀或網狀,紋孔口線形。另見木薄壁細胞、石細胞、木纖維、木栓細胞。(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圖31)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含粘液質和澱粉。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