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蟲藥

藥材名稱:蓬莪術

名稱出處:《藥性論》

概況

異名:蓬莪茂(《日華諸家本草》)。

基源:為姜科薑黃屬植物莪術的乾燥根莖。

原植物:莪術Curcuma zedoaria(Christm.)Rosc.,又名蓬莪茂、山薑黃、臭尿姜(《中國植物誌》)

歷史:莪術古名蓬莪茂,始載於《藥性論》。關於原植物自古以來各家說法就不一致。陳藏器謂:“一名蓬莪,黑色,二名蓮,黃色,三名波殺,味甘有大毒。”據《中藥志》謂,薑黃屬植物無大毒,因此波殺非本屬植物。《日華諸家本草》載蓬莪茂:“即南中薑黃也,海南生者名蓬莪蒁”。《證類本草》在蓬莪茂項下附有“端州蓬莪茂和溫州蓬莪茂”二圖,後者即今之溫莪術。總之,古之本草所載非一種植物。

由於薑黃屬植物新鮮材料上的特徵對植物鑑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一般的鑑定主要是依靠標本。因此長期以來關於本類藥物的原植物存在許多問題。早在1790年,Loureiro在《Fl.Cochinch.》中認為中國的蓬莪茂為Curcuma rotunda,山薑黃為Curcuma zedoaria Rosc。可能後來由於發現部分地區的山薑黃即莪術,在幹標本外觀特徵上山薑黃與C,zedoaria比較相似,所以在中國許多文獻上一直認為正品莪術為C.zedoaria Rosc.。據寫《中藥志》的有關工作者調查,未發現C.zedoaria作莪術用,而在標本上定為C.zedoaria的植物多數為C.aeruginosa或C.kwangsinensiis。目前,莪術的商品主要為桂莪術C.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其次為溫莪術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莪術C.aeruginosa Roxb(C.zedoaria non Rosc.)《中國植物誌》載莪術Curcuma zedoaria(Christm)Rosc;《中藥志》認為莪術(文術)為C.aeruginosa Roxb.並根據根莖切面為黃色,葉片紫色暈較寬,花瓣白色與莪術有區別命名為黃莪術C.zedoaria Rosc.最近《中國藥典》認為蓬莪術應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總之商品藥材植物來源可能不止1種,另在植物的鑑定上也存有不同的看法,留待今後進一步研究確定。

形態:多年生草本,株高約1m;根莖圓柱形,肉質,具樟腦般香味,淡黃色或白色;根細長或末端膨大成塊根。葉直立,橢圓狀長圓形至長圓披針形,長25~60cm,寬10~15cm,中部常有紫斑;葉柄較葉片長。花葶由根莖單獨發出,常先葉而生,長10~20cm,被疏鬆、細長的鱗片鞘數枚;穗狀花序闊橢圓形,長10~18cm,寬5~8cm;苞片卵形,稍開展,下部的綠色,頂端紅色,上部的較長而紫色;花萼長1~1.2cm,白色,頂端3裂;花冠管長2~2.5cm,裂片長圓形,黃色,後方的1片較大,頂端具小尖頭;側生退化雄蕊比脣瓣小;脣瓣黃色,近倒卵形,頂端微缺;花葯長約4mm,藥隔基部具叉開的距;子房無毛。花期4~6月。(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1版.424頁.圖279)

生境與分佈:栽培或野生於林蔭下。分佈於中國臺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印度至馬來西亞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溫暖溼潤氣候。土壤以肥沃疏鬆、排灌方便的砂質壤土和沖積土為佳。用根莖繁殖,於2~3月間選擇萌芽的過冬莪術根莖作種栽。按株行距各33cm開穴,深6~10cm,每穴栽種1個,芽向上,每畝用種量100kg左右。栽後覆土踩緊。生長期中,結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冬季結合清潔田園進行培土,燒燬枯枝落葉,消滅越冬幼蟲。

採集: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洗淨,蒸或煮至透心,乾燥後除去鬚根及雜質。藥材主產於廣西、四川。此外,福建、廣東、浙江、雲南亦產。

鑑別:乾燥根莖呈卵圓形、圓錐形或長紡錘形,長2~8cm,直徑1.5~4cm。表面灰黃色至黃棕色,環節明顯,節上有圓形稍凹下的鬚根痕或有殘留鬚根,有的可見刀削痕。體重,質堅實,斷面黃綠色至棕褐色,蠟樣,內皮層環紋黃白色,維管束點狀,淡黃棕色。氣微香,味微苦而辛。

加工炮製:醋莪術;取淨莪術置鍋中,加米醋與適量水浸沒,煮至醋液被吸盡,切開無白心時,取出,稍晾,切厚片,乾燥。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莪術(C.zedoaria)含揮發油1%~1.5%,油中主要為倍半萜烯類:蓬莪術環氧酮(Zederone)(1)、蓬莪術酮(Zedoarone)(2)、蓬莪術環二烯(Furanodine)、蓬莪術烯(Curzerene)、蓬莪術環二烯酮(Furanodienone)、異蓬莪術環二烯酮(Isofuranodienone)、蓬莪術烯酮(Curzerenone)、表蓬莪術烯酮(Epicurzerenone)、薑黃二酮(Curdione)、薑黃醇酮(Curcolone)、薑黃環氧薁烯醇(Curcumenol)、原薑黃環氧薁烯醇(Procurcumenol)、異薑黃環氧薁烯醇(Isocurcumenol)、薑黃環氧薁醇(Curcumol)、薑黃薁二醇(Curcumadiol),薑黃素(Curcumin)、去氫薑黃二酮[1]。幹品含澱粉約64%[2]。其它品種的莪術揮發油成分各有差異[3~6]。

參考文獻

[1] Chem Pharm Bull 1972;20:987。


[2] CA 1962;57:10085a。


[3] 藥學學報,1982;17:441。


[4] 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下冊.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1374。


[5] 藥物分析雜誌 1985;5(1):4。


[6] 中草藥 1997;28(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