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河車

藥材名稱:蝮蛇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虺(《詩經》),反鼻(《經典釋文》),土虺蛇(《普濟方》),反鼻蛇(《綱目》),碧飛(《湖州府志》),方勝板、土錦、灰地匾(《綱目拾遺》),草上飛(薛德焴《系統動物學》),七寸子、土公蛇、狗屙蝮、爛肚蝮(《生物學通報》1958),土球子(《東北動物藥》),地扁蛇(《中國藥學大詞典》)。

基源:蝰科蝮屬動物蝮蛇,藥用其去內臟的全體。蝮屬全世界有15種左右,中國有7種,其中3種藥用。

原動物:蝮蛇Agkistrodon halys(Pallas)

歷史:蝮蛇始載於《別錄》。《綱目》:“列於鱗部蛇類。按其“集解”項下記述,蝮蛇唯南方有之,一名反鼻,細頸,大頭,焦尾、鼻上有鍼、錦紋如綬……;虺則所在有之,俗稱土虺,與地同色。”根據李時珍這段描述,前者與現今的尖吻蝮(蘄蛇)相符,後者與現今的蝮蛇相符。

形態:全長600~700mm。頭部三角形,吻鱗明顯,鼻間鱗寬,外側緣尖細。前額鱗寬勝於長,額鱗前寬後狹,顱頂鱗最長大,頰鱗2,頰孔近眼,眶前鱗2,眼後鱗2或3,上脣鱗7,第3、4枚最大,下脣鱗11。體鱗除沿腹兩行都起稜,23~21~17行。腹鱗135~181,肛鱗單枚,尾下鱗28~56對。背部灰褐列深褐色,體側有黑褐色斑紋,頭側於眶前緣處有一深褐色眉紋,鑲有明顯的黃白色細線。體色及斑紋變異很大。(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609頁.5470條圖)

生境與分佈:常棲息在亂石重疊雜草的乾燥山坡,喜晒陽取暖。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灣等省區。

生藥

採集:春至秋季捕捉,捕後處死,剖腹去內臟,烘乾。

加工炮製:蝮蛇粉:取蝮蛇煅燒存性,研成粉末。蝮蛇酒:將活蛇去內臟,洗淨,放入60度白酒中。每條蛇用白酒1000ml,浸泡3個月,或用一條蝮蛇的粉,加入人蔘25g,用500ml白酒浸泡,封固後置冷處,3個月後用。

貯藏:置乾燥密閉容器,防蛀。

化學性質

目前對蝮蛇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其毒液毒素的提取分離和鑑定上。資料表明,我國江浙所產腹蛇和新疆地區以及東北所產蝮蛇在神經毒的含量或特性上均有明顯區別。而大連市蛇島上的蝮蛇毒中未發現神經毒組分;浙江、東北陸生及蛇島產腹蛇外觀相似,但毒性強度、毒性成分有明顯區別。前二者含凝血酶樣酶,體外直接使血液凝固。三者均含纖溶酶,可使纖維蛋白凝塊溶解。江浙一帶產腹蛇毒液中除含血液毒外,又含神經毒,後者主要含突觸前毒素[即α-蝮蛇神經毒(α.Agkistrodetoxin,α-ATX)]和突觸後毒素(即β-蝮蛇毒素),從浙江蝮蛇毒中提取得到含3種具有精氨酸酯酶活力的組分,它們是激肽釋放酶、類凝血酶及類溶血纖溶酶。已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對蛇毒進行了蛋白質的提取分離,因工藝的不同,往往可以得到不同活性或活性程度不等的上述各種酶類[1]。

有人對蝮蛇頭和尾身進行了微量元素的測定,含量如下(μg/g)[2]:

Ca:72268,68808, P:35658,34698。 Mg:1837.8,2378.2 Fe:1084.2,645.4 Al:1084.8,902.18 Zn:57.23,77.25 Sr:24.68,21.94 Ti:18.55,15.46 Mn:14.55,10.82 V:1.834,1.606 Cu:4 28,2.812 Ba:18.886,21.028 Cr:1.15,0.888 Zn:0.0,1.172 Rb:1.514,1.63 Cd:0.0,0.0

參考文獻

[1] 張豁中.動物活性成分化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577。


[2] 中藥材 1990;1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