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苞
藥材名稱:婆婆納
名稱出處:《救荒本草》
概況
異名:脾寒草(上海),卵子草、雙銅錘、雙腎草(甘肅、四川),石補釘、桑骨子(《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源:為玄蔘科婆婆納屬植物婆婆納的全草。
原植物:婆婆納Veronica didyma Tenore
歷史:《救荒本草》載:“婆婆納生田野中,苗塌地生,葉最小,如小面花黶兒,狀類初生菊花芽,葉又團邊,微花如雲頭樣。”此據《植物名實圖考》引。據《新華本草綱要》考證,所述與本種相似。
形態:多年生草本,多鋪散性分枝,匍匐地面或斜升,有長柔毛,高10~25cm。單葉對生,2~4對,具3~6mm的短柄;葉片心形至卵形,長5~10mm,寬6~7mm,每邊有2~4個深刻的鋸齒,兩面被白色長柔毛。總狀花序很長;苞片葉狀,下部的對生或全部互生;花梗比苞片略短;花萼4深裂,裂片卵形,頂端急尖,果期稍增大,長達5mm,3出脈,疏被短硬毛;花冠具很短的筒部,淡紫色、藍色、粉紅色或白色,直徑4~8mm,裂片圓形至卵形;雄蕊2,比花冠裂片短。蒴果近於腎形稍扁,密被短毛並在脊處混有腺毛,略短於花萼,寬4~5mm,先端內凹,凹口成直角,中央有縱溝,裂片頂端圓,脈不明顯,宿存的花柱與凹口齊或略過之。種子船形深凹,背面具波狀縱皺紋,長約1.5mm。花果期3~10月。(圖見《中藥大辭典》.2265頁.4701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荒地、草坡、地邊、田埂。分佈於中國華北、西北、華東、華南及西南各地。
生藥
採集:3~4月採收全草,晒乾或鮮用。
化學性質
含甘露醇0.4%。
參考文獻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