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葉

藥材名稱:海蔘

名稱出處:《本草從新》

概況

異名:沙噀、海鼠(《中國藥用動物志》)。

基源:為刺蔘科刺蔘屬動物刺蔘除去內臟的乾燥體。

原動物:刺蔘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

形態:體呈圓筒狀,長約20cm,前端有口,後端有肛門。口周圍有20個楯狀觸手,身體的背面有4~6行圓錐形肉刺(疣足),腹面有很多密集的足。排成不規則的三縱帶。體色普遍為慄褐色,常有淺深不同的斑紋,此外,還有綠色、赤褐色、灰白或純白色。

生境與分佈:生活在波流靜穩、海藻繁茂的岩礁底。主產於遼寧、河北、山東等沿海。

生藥

養殖 目前刺蔘可以進行人工養殖,所採用的方法是投石築圍養殖區。5~7月捕撈性成熟的海蔘,經人工授精培育,使受精卵發育成參苗,然後投入海邊養殖池內放養。以小型的動物如有孔蟲、腹足類、橈足類、矽藻類及混在泥沙中的有機質為食料。

採集:春、秋兩季捕撈,以其腹面或背面剖開一裂口,除去內臟,置海水內煮沸約1小時,撈出,放冷,經曝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時,再入蓬葉液中略煮,至顏色轉黑時,取出晾乾。產於福建、廣東沿海。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可食部分100g含蛋白質76.50g,粗脂肪1.10g,總糖13.20g,水分5.00g,灰分4.20g[1],維生素B10.01mg,維生素B20.02mg,煙酸0.1mg[2]。酸水解物經氨基酸自動分析儀分析結果表明:100mg幹刺蔘含天門冬氨酸5.56mg,蘇氨酸2.43mg,絲氨酸2.03mg,穀氨酸8.60mg,甘氨酸7.02mg,丙氨酸3.67mg,胱氨酸1.90mg,賴氨酸1.82mg,纈氨酸3.43mg,蛋氨酸1.07mg,異亮氨酸2.57mg,亮氨酸3.57mg,酪氨酸1.12mg,苯丙氨酸2.40mg,組氨酸0.76mg,精氨酸2.11mg,色氨酸1.57mg,脯氨酸2.70mg[2]。每1g幹刺蔘含Ca1.09mg,Mg0.90mg,Fe0.16mg,K1.74mg,Na5%(mg/100g),Mn53.74μg,Co6.99μg,Ni7.87μg,Pb2.05μg,Cd1.65μg,Cu14.54μg[2]。每1kg幹刺蔘含Ⅰ6000μg[3]。含多種皁苷[4],含量因季節和產地而異,主要分佈於居維氏管、體壁、卵中。有刺蔘苷A(Stichoposide A)、刺蔘苷B、刺蔘苷C。刺蔘苷A、刺蔘苷C均含磺基。刺蔘苷A糖部分為葡萄糖、木糖、3-O-甲基葡萄糖;苷元為刺蔘苷元A2(StichopogeninA2)。刺蔘苷B、刺蔘苷C除含有上述糖外,還含有半乳糖,苷元為刺蔘苷元A4(Stichopogenin A4)[5]。含有海蔘毒素A、B、C(Holotoxin A、B、C)[6]。甾醇類衍生物有:甾醇硫酸酯化衍生物中△5-甾醇類67.61%,飽和甾醇類14.72%,△7-甾醇類9.52%;醚化甾醇中飽和甾醇類37.82%,△7-甾醇類33.95%,△5-甾醇類19%。已確定結構的甾醇類化合物有29種,其中首次記載的有:(22E,24R)-23,24-二甲基-5α-膽甾烷-22-烯-3β-醇、23,24-二甲基-膽甾烷-5,22-雙烯-3β-醇、24-甲基-膽甾烷-5,24(28)-雙烯-3β-醇、(24Z)-24-乙基-膽甾烷-5,24(28)-雙烯-3β-醇、24-去甲基-膽甾烷-5,22-雙烯-3β-醇、24-乙基-膽甾烷-5,25-雙烯-3β-醇[7]。含羊毛甾醇(Lanosterol)、環阿屯醇(Cycloartenol)[8]。體壁含羥基賴氨酸糖肽衍生物[9],核苷酸[10]。含多種高活性葡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11]。刺蔘酸性粘多糖,由氨基半乳糖、己糖醛酸、巖藻糖、硫酸酯組成,分子比1∶1∶1∶4[12]。生殖腺含β-胡蘿蔔素(β-Carotene)、海膽酮(Echinenone)、蝦青素(Astaxanthin)、玉米黃質(Zeaxanthin)等。腸含水分72,490%,粗蛋白8.836%,粗脂肪2.687%,灰分15.987%[13]。鮮腸含多種酶,如脫氧核糖核酸酶(Deoxyribonuclease)、磷酸單酯酶(Phosphomonoesterase)、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14]。幹腸含釩12ppm[15]。

參考文獻

[1] 食品成分表.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148。


[2] 中國海洋藥物 1989;(3):45。


[3] 海洋藥物 1982;(2):9。


[4] Chem Pharm Bull 1991;39(9):2282。


[5] Khim Prir Soedin 1969;4:253。


[6] Chem Pharm Bull 1978;26:3722。


[7] Comp Biochem Physiol 1983;76B:167。


[8] Tetrahedron Lett 1973; 29:1193。


[9] Experientia 1977;33(7):871。


[10] C A 1992;116:100383j。


[11] C A 1991;115:64334n。


[12] 藥學學報 1980;15(5):263。


[13] 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40。


[14] C A 1937;79:40184α。


[15] C A 1963;58:4839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