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祖國山河的詩句
1、秋夜訪秋士,先聞水上音。——袁枚《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
2、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3、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納蘭性德《清平樂·孤花片葉》
4、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5、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許渾《咸陽城東樓/咸陽城西樓晚眺/西門》
6、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7、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8、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
9、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楊萬里《秋涼晚步》
10、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11、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12、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苞桑。——王昭君《怨詞》
13、古戍三秋雁,高臺萬木風。——屈大均《魯連臺》
14、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歐陽修《秋聲賦》
15、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朱庭玉《天淨沙·秋》
16、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17、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8、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19、幅巾藜杖北城頭,卷地西風滿眼愁。——陸游《秋晚登城北樓》
20、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高蟾《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21、重見金英人未見。相思一夜天涯遠。——晏幾道《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
22、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上,點點露珠零。——尹鶚《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23、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王昌齡《塞下曲四首》
24、鳳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25、雨暗殘燈棋散後,酒醒孤枕雁來初。——杜牧《齊安郡晚秋》
26、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李清照《多麗·詠白菊》
27、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陽白髮人》
28、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9、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30、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31、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劉基《眼兒媚·秋思》
32、風緊雁行高,無邊落木蕭蕭。——納蘭性德《河瀆神·風緊雁行高》
33、悽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楊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賈傅》
34、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李白《折荷有贈》
35、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李商隱《端居》
36、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納蘭性德《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
37、西風八九月,積地秋雲黃。——黃燮清《秋日田家雜詠》
38、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39、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40、立秋後三日行,舟之前後,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斷也。——陳與義《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41、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山中》
42、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曹雪芹《詠白海棠》
43、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44、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45、楓落河梁野水秋。淡煙衰草接郊丘。——蘇庠《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46、秋光一片,問蒼蒼桂影,其中何物?——趙秉文《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47、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鬆。——李頎《望秦川》
48、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李白《九日》
49、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50、詩成自寫紅葉,和恨寄東流。——晏幾道《訴衷情·憑觴靜憶去年秋》
51、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閨》
52、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鬆《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
53、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晏殊《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54、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關漢卿《沉醉東風·重九》
55、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高觀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雲暝》
56、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劉禹錫《秋風引》
57、玉人垂釣理纖鉤。月明池閣夜來秋。——吳文英《浣溪沙·秋情》
58、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59、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三》
60、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張可久《清江引·秋懷》
61、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遊洞庭湖五首·其二》
62、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閒傍柳邊行。——徐璣《秋行》
63、丹楓萬葉碧雲邊,黃花千點幽巖下。——張掄《踏莎行·秋入雲山》
64、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65、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陳與義《登岳陽樓》
66、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張玉娘《從軍行》
67、蕭蕭落木不勝秋,莫回首、斜陽下。——納蘭性德《一絡索·過盡遙山如畫》
68、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69、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
70、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71、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72、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73、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劉禹錫《始聞秋風》
74、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樓》
75、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候蛩悽斷》
76、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枝字》
77、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迴。——韋莊《章臺夜思》
78、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79、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陸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80、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唐寅《菊花》
81、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82、日暮平沙秋草亂,一雙白鳥避人飛。——袁巨集道《感事·湘山晴色遠微微》
83、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柳永《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84、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85、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江總《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長安九日詩》
86、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長歌行》
87、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88、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米芾《水調歌頭·中秋》
89、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90、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贈李白》
91、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趙孟頫《嶽鄂王墓》
92、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王昌齡《送狄宗亨》
93、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94、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95、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杜審言《登襄陽城》
96、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9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98、天秋日正中,水碧無塵埃。——柳宗元《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
99、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李白《烏棲曲》
100、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101、吹到一片秋香,清輝瞭如雪。——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102、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103、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納蘭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104、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杜甫《江漢》
10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106、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王之渙《九日送別》
107、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108、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王維《歸嵩山作》
109、秋至搗羅紈,淚滿未能開。——江淹《悼室人》
110、秋風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顧彩《相見歡·秋風吹到江村》
111、秋來愁更深,黛拂雙蛾淺。——楊無咎《生查子·秋來愁更深》
112、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113、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張翰《思吳江歌》
114、青楓颯颯雨悽悽,秋色遙看入楚迷。——李攀龍《送明卿之江西》
115、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張炎《疏影·詠荷葉》
116、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尹鶚《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