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威莖葉
藥材名稱:巖白菜
名稱出處:《分類草藥性》
概況
異名:呆白菜、矮白菜(《植物名實圖考》)。
基源:為虎耳草科巖白菜屬植物巖白菜、厚葉巖白菜的全草。巖白菜屬全世界有6種;中國有2~3種,均供藥用。
原植物:國產巖白菜通常有2種:巖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Hook.f.et Thoms.)Engl.(Saxifraga purpurascens Hook.f.et Thoms.),又名巖壁菜、雪頭開花、石山菖蒲(雲南)。厚葉巖白菜Bergenia crassifolia(L.)Engl.(Saxifraga crassifolia L.)
歷史:巖白菜首載於《分類草藥性》。《植物名實圖考》石草類中名為呆白菜,雲:“呆白菜生山石間,鋪生不直立,一名矮白菜,極似莙達,長根數寸”。另有一巖白菜“生山石有溜處。鋪生如白菜,面綠,背黃,有毛茸茸。”經考證,前者與巖白菜相似;後者與厚葉旋蒴苣苔Boea crassifolia Hemsl.類同,但與圖略異。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0~50cm;具粗而長的根狀莖。葉基生,有粗柄;葉片稍肉質,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5~16cm,寬3.5~10cm,頂端鈍圓,基部楔形,邊緣有鈍齒,上面紅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葉柄基部擴充套件成鞘,鞘以上長0.5~3.5cm。花序通常圓錐狀,偏向一側,長3~8cm,花序梗和花梗均被腺毛,有花5~15朵,花常下垂;花萼寬鐘形,外被腺毛,5裂,舌形,長6~10mm,寬4~5mm,頂端近圓形;花瓣5,紫紅色或暗紫色,倒卵形至闊倒卵形,長10~12mm,寬7~9.2mm;雄蕊10枚,長5~6mm,花柱頂部2裂,通常比花瓣短。子房半下位,蒴果。花果期6~8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124頁.圖1978)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500~4000m的林下灌叢、亞高山草甸和石隙中。分佈於中國西南地區。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緬甸也有分佈。
厚葉巖白菜 與巖白菜區別在於植株較大,高30~60cm。葉圓形或寬橢圓形,長5~35cm,寬3~30cm,邊緣具鈍齒或細鋸齒。圓錐花序頂生,花瓣白色或粉紅色。生於潮溼石隙中。分佈於新疆阿爾泰山區。
生藥
採集:5~6月採全草,晒乾備用。藥材產於四川。
鑑別
性狀:巖白菜乾燥全草長25~30cm。根莖粗直。圓柱形,長約10cm,直徑1~1.5cm,表面粗糙,有大型的環節狀紋理,棕褐色根皮多成片脫落。質脆,斷面中心棕紅色。葉片大,長橢圓形,綠黃色,較厚,無毛,背面色淡,微帶粉紅,葉柄粉紅色,易破碎。以葉片大,根莖粗壯為佳。
理化:取樣品粉末1g,加乙醚10ml,迴流10分鐘,濾過,濾液揮去乙醚,加甲醇0.5ml溶解,點於矽膠G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4.2)為展開劑,展距17cm,巖白菜素為對照品,置紫外燈(254nm)下檢視,樣品在與巖白菜素相同Rf值處有一相應斑點。(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88頁.圖58)
化學性質
巖白菜全草含巖白菜素(Bergenin)等香豆素類。
參考文獻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