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錢草

藥材名稱:黃雞腳

名稱出處:《江西藥用植物名錄》

概況

基源:為茜草科狗骨柴屬植物毛狗骨柴的根。狗骨柴屬全世界有20多種,中國有3種。

原植物:毛狗骨柴Diplospora fruticosa Hemsl.

歷史:本品載於《江西藥用植物名錄》,謂其根“性平、味甘、微苦、無毒、益氣養血、收斂止血,治血崩、腸風下血,血虛關節炎”。本品的拉丁學名原為Tricalysia fruticosa(Hemsl.)K.Schum.,經研究,應為本名。

形態:灌木或喬木,高1~15m;嫩枝有短毛。葉紙質或薄革質,對生,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5.5~22cm,寬2.5~8cm,頂端短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短尖或楔形,少為鈍圓,有時兩側稍偏斜,全緣,兩面無毛或散生短毛,側脈7~13對,網脈在葉下面明顯;葉柄長4~13mm,常有小剛毛;托葉基部合生,披針形,長8~10mm,被毛。傘房狀的聚傘花序腋生,多花,總花梗很短;花白色,少為黃色,有短花梗;花萼被短毛,長約3mm,萼管陀螺形,萼裂片4,三角形,長0.5~0.8mm;花冠長6~7mm,冠喉部被柔毛,裂片長圓形,比冠管長,外反;雄蕊伸出;花柱長2.5~3.5mm,柱頭2分枝,長約1.5mm,伸出。核果近球形,有短毛或無毛,直徑5~7mm,成熟時紅色。花期3~5月,果期6~翌年2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240頁.圖5894)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約220~2000m的山谷或溪邊的林中或灌叢。分佈於中國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越南亦有分佈。

藥性

性味:根:甘、微苦,平。

功效:益氣養血,收斂止血。

主治:用於血崩,腸風下血,血虛,關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