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

藥材名稱:檳榔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大腹子(《嶺表錄異》),青仔(臺灣),檳榔子、檳榔玉、榔玉(通稱),果玉(藏語),戈嗎(傣語)。

基源:為棕櫚科檳榔屬植物檳榔的種子。檳榔屬全世界約60種,產亞洲和澳洲熱帶;中國引種2種,其中1種供藥用。

原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lnn.

歷史:檳榔載於《別錄》,謂:“檳榔療寸白,生南海。”從名稱,驅蟯蟲、絛蟲,從產地看應為今之檳榔無疑。《圖經本草》載:“……木大如桄榔,而五七丈,正直無枝…葉生木顛,大如盾頭,又似芭蕉葉,其實作房,從中生出,……房數目,實如雞子狀,皆有皮殼。其實春生至夏乃熟……但以作雞心狀,正穩心不虛,破之作錦紋者為佳爾。”《綱目》載:“檳榔樹初生若筍竿積硬,引莖直上,莖幹頗似桄榔、椰子而有節,旁無枝柯,條從心生,頂端有葉如甘蔗,條派開破,風至則如羽扇帚天之狀。三月葉中腫起一房,因自折裂,出穗凡數百顆,大如桃李,又生刺重累於下,以護衛其實。五月成熟,剝去其皮,煮其肉而幹之,皮皆肋絲,與大腹皮同也。”從上述本草記載,其形態亦是今之檳榔。《中國藥典》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均將本種收入。

形態:喬木,高10~20m,胸徑10~20cm。葉羽狀全裂,全長1.5~2m;裂片狹長,斜線狀披針形,長30~60cm,寬4~8cm,頂端斜尾狀漸尖或有數個不規則齒裂;主脈3~5條,於葉面凸起,因穗花序長25~30cm,上部著生雄花,下部著生雌花;雄花小,綠白色,多單生,緊貼於花序軸的凹陷處;花萼小,卵狀三角形,長不及1mm;花瓣3片,卵狀長圓形,長5~6mm;雄蕊6枚,花絲極短或無,退化雌蕊3,絲狀;雌花大,長卵形,單生或數朵聚生於分枝的基部;萼片和花瓣各3片,長圓狀卵形,長1.2~1.5cm;退化雄蕊6枚,合生;子房長圓形,柱頭3裂,核果卵形至長橢圓形,長4~6cm。有時達8cm,基部有宿存的花被片,成熟後金黃色以至淡紅色,外果皮角質,中果皮厚,纖維質;種子圓錐形或略呈扁圓形,基部平坦,中央略凹,胚乳不透明,具紅色條紋。花期3~6月,果期翌年3~6月。(圖見《廣東植物誌》.第2卷.458頁.圖321)

生境與分佈:熱帶地區廣泛栽培。分佈雲南、廣西、福建、臺灣。

生藥

栽培:宜高溫、高溼氣候,不耐寒,忌水澇。苗期和幼樹期不宜陽光直射,需適當廕庇。宜選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持水力強而靠近水源的磚紅壤土、砂壤土、腐殖質土、沖積土栽種。於5~6月採摘成熟果實,曝晒1~2天后進行催芽處理。將果實攤鋪在墊有河沙地上,堆成高20cm,蓋上稻草,每天淋水一次,經10天處理後,將外果皮用水淘洗淨,重晒1~2天,再繼續堆放處理,蓋草淋水,經20~30天后,將萌有白色芽點的果實進行育苗。按株行距各30cm開穴、施基肥,每穴播催芽後露白種子1~2粒,覆土2~3cm,壓緊後蓋草、淋水。出苗後注意遮蔭、除草和肥水管理。待苗高60cm以上時,即可出圃定植。移栽定植宜在春、秋兩季進行,按株行距2×3m挖穴,施基肥,每穴栽苗1株。定植後6~7年間,注意廕庇,每年結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植株進入開花結果期,應減少廕庇或拆除遮蔭物。旱季應加強灌水,雨季忌積水。病害有果腐病和基腐病,可取食鹽150~200g用紙或布包裝,放在心葉中央,可防落果;用硫磺撒在植株基部周圍,防治基腐病。注意紅脈穗螟、蚜蟲、白螞蟻和吹綿介殼蟲等蟲害的防治。

採集:冬、春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摘下果實,將果皮剝下,取其種子,晒乾。

藥材主產於廣東、雲南、海南、臺灣。

鑑別

性狀:種子近圓錐形,高1.5~3.5cm,底部直徑1.5~3cm。表面淡黃棕色或紅棕色,有顏色較淺的網狀溝紋,偶附有銀白色內果皮斑片或中果皮纖維,底部中心有一圓形凹窩(珠孔),其旁有一新月形或三角形淺色疤痕(種略)。質極堅硬,不易破碎。剖面可見大理石樣花紋,系紅棕色種皮向內伸入與乳白色的胚乳交錯而成;縱剖面珠孔部位內側有空隙,藏有細小幹縮的胚。氣微,味澀,微苦。

顯微 種子橫切面:種皮分內外兩層,外層由數層切面延長的扁平石細胞組成,內含棕色物;石細胞形狀大小不一,常可見細胞間隙。內層由含有棕色物的長方形薄壁細胞組成,其中散有少數維管束,無細胞間隙。錯入組織為種皮內層伸入於胚乳形成,細胞中大多含有棕色物質。胚乳為白色多角形細胞組成,細胞壁厚,半纖維性,且有大形壁孔,因而形成念珠狀。(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663頁.圖422)

粉末棕紫色。 ①內胚乳細胞極多,為粉末主體,多破碎,無色。完整者呈不規則多角形或類方形,胞間層不甚明顯,直徑56~112μm,壁半纖維素,厚6~11μm,紋孔較多,甚大,類圓形或矩圓形,直徑8~19μm。 ②外胚乳細胞呈類長方形、類多角形或作長條狀,直徑40~72μm,壁厚約8μm,無色,紋孔少數,細小,孔溝可察見,胞腔內大多充滿紅棕色至深棕色物。 ③種皮石細胞呈鞋底形、紡錘形、多角形或長條狀,直徑24~64μm,壁厚5~12μm,淡黃棕色,紋孔少數,裂縫狀,有的胞腔內充滿紅棕色物。 ④纖維(中果皮)較細長,大多彎曲,直徑8~15μm,壁厚至5μm,微木化,紋孔多而明顯。纖維束周圍的長圓形或類長方形細胞中,常含圓簇狀矽質塊,直徑約8μm;含矽質塊細胞的壁增厚,微本化。(圖見徐國鈞等《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579頁.圖283)

理化:取本品細粉1g,加氨水數滴及乙醚10ml,搖勻,放置半小時,濾過。濾液加乾燥硫酸鈉少量,振搖後,濾過,濃縮至1ml,製成樣品液。另取檳榔鹼為對照品。吸附劑為矽膠H。展開劑為氯仿-甲醇-氨水(90∶10∶2),展距10cm。用碘化鉍鉀試劑顯色,樣品液與對照品液在相應位置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664頁.圖423)

加工炮製:檳榔片,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浸泡至六、七成透時取出,潤透,切薄片,陰乾。焦檳榔取檳榔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焦黃色,取出放涼。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果實含生物鹼0.3%~0.6%,縮合鞣質15%,脂肪14%及檳榔紅色素(Areca red)。生物鹼為檳榔鹼(Arecoline)(1)、檳榔次鹼(Arecaidine或Arecaine)、去甲基檳榔次鹼(Guvacine)、去甲基檳榔鹼(Guvacoline)、檳榔副鹼(Arecolidine)、高檳榔鹼(Homoarecoline)。生檳榔的生物鹼含量比製品為高。檳榔內胚乳含兒茶素(Catechin)、花白素及其聚合物[1]。尚含甘露糖、半乳糖、蔗糖、無色花青素(Leucocyanidin)及皁甙[2]。還含具有抗病毒活性的NF-86 Ⅰ、NF-86Ⅱ、NPF-86 Ⅰ A、NPF86 Ⅰ B、NPF-86ⅡA和NPF-86ⅡB[3]。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脂肪酸類和Procyanidins[4]。無機元素有Cu、Zn、Mn、Fe、Mg、Ca[5]。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531。


[2] 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下冊.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1245。


[3] CA 1991;114:129080c。


[4] CA 1990;112:73779b。


[5] CA 1991;114:1711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