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物權
[拼音]:shehui bijiao lilun
[英文]: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費斯廷格1954年提出的一種關於自我評價及親和行為的理論。他認為個體都具有一種估價自己的驅動力,在缺乏客觀的、非社會標準的情況下,便會以他人作為比較的來源與尺度,通過對比來估價自己的態度、能力和反應的適宜性。費斯廷格指出,當涉及到個體的情緒和情感時,很難有客觀的標準去說明一個人的情感是否適合一種情境,他人的態度、情緒等表現就成了資訊的唯一源泉,即個體的任何情緒反應的合適程度,都可以通過其他人提供的資訊來確定。社會比較的慾望是親和行為的一個原因。該理論的一個基本假設認為,社會比較驅動力是個體親和的一個更有直接作用的因素,人們總是願意和自己處境相似的人進行比較,相似程度越高,社會比較的驅動力就越強。在相互比較過程中,總會產生不確定性,激發一種自己和他人對比的要求。處於不確定狀態中的人越是要探索他們之間的作用,社會比較的要求就越強烈,增長著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人們合群的慾望。當去掉不確定性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社會比較的要求,就會減少親和的傾向。有兩種不同的作用機制可用來解釋親和的傾向性:
(1)個人為了減少恐懼,希望親和;
(2)為了把自己的情感與他人的情感相比較,以便發現他的情感是否適度也希望親和。這說明,社會比較是個體親和行為強有力的動機之一。繼費斯廷格之後,不少研究者根據這一理論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分析合群傾向的原因、目的、物件選擇、親和方式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