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生石韋
藥材名稱:邊緣鱗蓋蕨
名稱出處:《中國植物誌》
概況
基源:為碗蕨科鱗蓋蕨屬植物邊緣鱗蓋蕨的鮮嫩中。鱗蓋蕨屬全世界有70餘種,中國約57種。
原植物:邊緣鱗蓋蕨Microlepia marginata(Houtt.)C.Chr.(Polypodium marginatum Houtt.),又名邊緣鱗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小葉山雞尾巴(浙江),黑雞婆(四川)。
形態:多年生草,植株高60~100cm。根狀莖長橫走,密被鏽色長柔毛。葉遠生;葉柄深禾稈色,近光滑,長20~30cm;葉片紙質,長圓狀三角形,一至二回羽裂;羽片披針形,寬1~1.8cm,基部上側稍呈耳狀凸起,下側楔形,邊緣羽裂或近羽狀,裂片近三角形,鈍頭或急尖;側脈在裂片上呈羽狀。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葉邊緣,每裂片上1~6個;囊群蓋杯形,長寬幾相等,棕色,堅實,有短硬毛。(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137頁.圖274)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00~1500m的灌叢中或溪邊。分佈於華東(除山東外)、西南(除西藏外)及廣東、海南、廣西。越南、斯里蘭卡、印度北部、尼泊爾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地上部分含鱗蓋蕨素(Microlepin)、16-表鱗蓋蕨素(16-Epimicrolepin)。葉含17-O-乙醯鱗蓋蕨素(17-O-Acetylmicrolepin)、4-表鱗蓋蕨素、6’-O-α-L-鼠李吡喃糖甙-4-表鱗蓋蕨素(6’-O-α-L-Rhamnopyranosyl-4-epimicrolepin)。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