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黃荊子

名稱出處:《圖經本草》

概況

異名:布荊子(《本草求原》),黃荊子(《浙江中藥手冊》)。

基源:為馬鞭草科牡荊屬植物黃荊的種子。

原植物:黃荊Vitex negundo L.又名埔姜(《臺灣樹木志》)。

歷史:《圖經本草》始載黃荊一名,為牡荊條下之俗名。當時牡荊與黃荊兩種植物尚不區分,故截入同一種之下。

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株高達5m。枝、葉有香氣,小枝四稜形,密生灰白色絨毛。掌狀複葉,對生,小葉5,稀為3,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通常全緣或每邊有少數鋸齒,下面密生灰白色細絨毛。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長10~27cm,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絨毛;花萼鍾狀,頂端5齒裂,外面被灰白色絨毛,花冠淡紫色,外面有柔毛,頂端5裂,二脣形;雄蕊伸出花冠管外;子房近無毛。核果近球形,黑色,徑約2mm,有宿存萼。花期4~6月,果期7~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595頁.圖5143)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路旁或灌叢中。分佈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北達秦嶺、淮河。

生藥

採集: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用手搓下果實,晒乾,揚淨。藥材產於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廣西等地。

鑑別

性狀:果實球形,上端略大而平圓,有花柱脫落的凹痕,下端稍長,長約3mm,直徑2mm;宿萼灰褐色,密被灰白色或棕黃色細絨毛,包被整個果實的2/3或更多,萼筒頂端5齒裂,外面有5~10條明顯的脈紋;果實表面棕褐色,堅硬不易破碎。斷面果皮較厚,棕黃色,4室,每室有黃白色種子1枚或不育。氣香,味苦澀。

顯微 果實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類圓形細胞,內含淡棕色顆粒物,外被角質層,有腺毛及非腺毛。其下為1例薄壁細胞,再下層為3~4例窄長形薄壁細胞,內含大量深棕色顆粒物。中果皮細胞長圓形,壁厚,木化,其外側分佈一圈細小維管束。內果皮為2~4列類圓形或橢圓形石細胞。果實中軸部分有2個周韌維管束。種皮外表皮為1列扁小薄壁細胞,其內為2~5列網紋細胞。(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591頁.圖375)

理化:取樣品粉末1g,用石油醚提取,提取液濃縮至0.5ml,點於矽膠板上,以牡荊內酯為對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3∶2)為展開劑,展距10cm,取出,噴2%香草醛硫酸液,牡荊內酯顯紅色,很快變為藍色,最終成為穩定的淺紅色。(圖見同上.592頁.圖376)

貯藏:置乾燥處。

化學性質

種子含5,7,3′-三羥基黃酮(5,7,3′-Trihydroxy-flavone)、6,8,4′-三甲氧基黃酮(6,8,4′-Trimethoxyflavone)[1、2]。

油含5β-氫-8,11,13-松香三烯-6α-醇(5β-Hydro-8,11,13-abietatrien6α-o1)、羊毛甾烷-8,25-二烯-3β-醇(Lanostan-8,25-dien-3 β-o1)、蒿亭(Arteme-tin)[3]。

參考文獻

[1] CA 1989;106:78908d(Planta Med Phytother 1986;20(2):188)。


[2] CA 1990;112:132578k(J Ethnopharmacol 1898;27(3):327)。


[3] CA 1991;115:179351h(Indian J Chem Sect.B 1991;30B(8):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