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掌草
藥材名稱:楮樹白皮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榖木皮(《吳普本草》),楮樹皮(《別錄》),榖白皮(《千金方》),楮白皮(《聖濟總錄》),構皮(《草木便方》),大葉穀皮(浙江)。
基源:為桑科構屬植物構樹樹皮的韌皮部。
原植物: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L.)L′Herit.ex Vent.(Morus papyrifera L.)
餘項參見“楮實”條。
藥性
性味:①《藥性論》:“甘,平。” ②《本草匯言》:“味甘、澀,氣平。”
功效:行水,止血。
主治:水腫氣滿,氣短咳嗽,腸風血痢,婦人血崩。 ①《吳普本草》:“治喉閉痺。” ②《藥性論》:“治水腫氣滿。” ③《綱目》:“煮汁釀酒飲,治水腫入腹,氣短咳嗽。為散服,治下血血崩。” ④《草木便方》:“洗癮疹。” ⑤《嶺南採藥錄》:“煎水,洗痔瘡。” ⑥《全國中草藥彙編》:“皮:水腫,筋骨痠痛,外用割傷樹皮取鮮漿汁外擦治神經性皮炎及癬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釀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點眼。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世醫得效方》:“治血痢血崩:楮樹皮、荊芥各等份。為末,冷醋調服3g。” ②《湖南藥物志》:“治急性腎炎。全身浮腫:楮樹白皮、白茅根各30g,車前草、桑白皮各15g,野菊花、海金沙藤各18g,白朮、茯苓、陳皮各9g。水煎服。”
單方應用:①《千金方》:“治男子女人新久腫,得暴惡風入腹;婦人新產上圊風入髒,腹中如馬鞭者,噓收短氣咳嗽:楮皮枝葉1大束,切,煮取汁,隨多少釀酒,但服醉為佳,不過3~4日腫減,瘥後可常服之。” ②《普濟方》:“治腸風下血:秋後採楮皮陰乾,為末,酒調9g,空心服,入麝香少許。” ③《外治祕要》:“治眼中翳重者:楮白皮,暴幹,合作小繩子,火燒作灰,待冷,隨便以灰點翳上。” ④《衛生易簡方》:“治魚骨鯁咽:楮樹嫩皮搗爛為丸,水下20~30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