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蓋肉齒菌
藥材名稱:刺黃藤
名稱出處:《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二)
概況
基源:為漆樹科藤漆屬植物刺黃藤的莖、葉。藤漆屬全世界約3種;中國南部和西南部有2種,均可藥用。
原植物:刺黃藤Pegia sarmentosa(Lecte.)Hand.-Mazz.(Phlebochiton sarmentosum Lecte.;Ph.sinense Diels),又名利黃藤(《中國植物誌》),泌脂果、脈果漆(《廣西植物名錄》),大飛天蜈蚣、肥力漆、紅根葉、退黃藤(《全國中草藥彙編》)。
形態:攀援狀木質藤本;小枝褐色,無毛或近無毛。單數羽狀複葉長15~30cm,有小葉5~7對,葉軸和葉柄上面具槽,被捲曲黃色微柔毛,下面無毛;小葉對生,薄紙質,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4~9.5cm,寬1.5~4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近心形,邊緣上半部具疏離鈍齒或近全緣,葉面具灰白色細小乳突體,中脈被捲曲黃色微柔毛,葉背脈腋具灰黃色髯毛,其餘無毛或近無毛,側脈6~8對,側脈和細脈在葉背突起,小葉柄長3~8mm。圓錐花序長8~20cm或更長,分枝疏散而纖細,被稀疏平展微柔毛;小苞片小,鑽形,長約1mm,外面和邊緣被毛;花梗長1~5mm,無毛;花萼無毛,裂片三角形,長約0.8mm;花瓣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約1.5mm,無毛;雄蕊短,長約0.7mm,花絲鑽形,花葯小,卵圓形;花盤無毛;子房球形,徑約1mm,無毛,花柱側生,長約0.5mm,柱頭盾狀。核果橢圓形或卵圓形,長10~15mm,寬8~10mm,無毛,壓扁;種子長圓形。
生境與分佈:生於石山灌叢或密林中。分佈於貴州(東南部)、雲南(東南部)、廣東、廣西。
藥性
性味:酸,平。
功效:清熱解毒,利溼消腫。
主治:毒蛇咬傷,黃疸型肝炎,風溼痺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鮮葉搗爛敷傷口周圍,或水煎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