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金草
藥材名稱:黃芪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綿黃芪(《圖經本草》),蜀脂、百本、戴椹(《別錄》),黃耆(《本經》)。
基源:為豆科黃芪屬中一些同類群植物的根。黃芪屬植物全世界約2000種,中國產300餘種。
原植物:黃芪有6~7種作為藥材收購,其中正品黃芪為膜莢黃芪和蒙古黃芪。部分地區也用當地的一些種類作為藥材收購。主要種類有: ①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Astragaluspropinonus B.Schischk.)又名山爆仗(山東),箭桿花(陝、甘、寧),東山黃芪(《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②蒙古黃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Hsiao],又名白皮芪(陝西),混其日(蒙名)。 ③金翼黃芪Astragaluschrysopterus Bunge又名:小黃芪、小白芪(河北、青海、甘肅)。 ④多花黃芪Astragalus floridus Benth. ⑤梭果黃芪Astragalus emestii Comb. ⑥東俄洛黃芪Astragalus tongolensis Ulbr.又名:塘谷耳黃芪。 ⑦扁莖黃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ex Bunge ⑧綿毛黃芪Astragalus sieversianus Pall.此外,各地區作黃芪使用的還有茂汶黃芪Astragalus maowenensis Hsiao,伊犁黃芪Astragalus lepsensis Bunge,雲南黃芪Astragalus yunnanensis Franch.等等。
歷史:本品以黃耆名始載於《本經》。李時珍釋其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通作黃芪。陶弘景謂:“黃耆第一齣隴西(今甘肅東南部)、洮陽(今甘肅臨潭),色黃白甜美,今亦難得,次用黑水(今四川黑水)、宕昌(今甘肅岷縣之南)者,色白肌理粗,新者亦甘而溫補。又有蠶陵白水(均今四川北部)者,色理勝蜀中者而冷補。”而蘇傾謂:“今出原州(今寧夏固原)及華原(今陝西耀縣)者最良,蜀漢不復採用,直州(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附近),寧州(甘肅、陝西的東西邊界)者亦佳。”由此可知,中國古代黃芪正品的產地有從甘肅、四川向寧夏、陝西過渡的情況。綜合有關黃芪的產地和形態的考證,並參考《證類本草》中“憲州黃芪”的附圖,可以認為正品是膜莢黃芪及蒙古黃耆為主。19世紀以來,黃芪隨著頻繁的商業交往已成為世界性的藥物。本世紀30年代初起,中國開始進行黃芪植物形態、生藥性狀、內部構造並結合歷代本草及近代文獻,作了較詳細的研究。現在,黃芪的臨床、藥理及化學研究更加深入廣泛,成為研究得最多的中藥之一,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對黃芪研究的重視。
形態:膜莢黃芪為多年生草本,高50~80(150)cm。主根深長,綿狀疏鬆,近木質化,粗1~2cm,表皮髒黃褐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支,微被長柔毛,後脫落。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13~27枚,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或長卵圓形;長0.5~3cm,寬0.3~1cm;兩面及葉軸被白色長柔毛;先端鈍尖或平截,具短尖頭,全緣;托葉狹披針形,長約0.6cm,被白色長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花5~22朵,小花梗基部具線披針形苞葉;花萼斜鍾狀,萼齒5,甚短,被黑柔毛;花冠淡黃色或白色,長約1.6cm,旗瓣長圓狀倒卵圓形,先端微凹,基部近無爪,翼瓣,龍骨瓣具長爪,均短於旗瓣;二體雄蕊(9∶1);子房被疏柔毛,有子房柄,花柱無毛。莢果卵狀半圓形,膜質、膨脹,長2~2.5cm,寬0.9~1.2cm,先端細尖刺狀,被黑白色雜短毛。種子5~6粒,腎形,表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424頁.圖2577)
生境與分佈:生於向陽山坡、灌叢、林緣、河灘及草地。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藏、四川等省區。現已大量栽培。
蒙古黃芪與膜莢黃芪區別為小葉多過25~37枚;葉形較小,長0.4~0.9cm;通常為橢圓形;子房及莢果無毛。分佈於黑龍江、吉林、華北及新疆等省區。(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419頁.圖2568;《中藥志》.1982年版.第2冊.彩圖7)
金翼黃芪小葉11~19枚,橢圓形至寬橢圓形,先端圓鈍。花冠黃色,花3~13朵,排為稀鬆的總狀花序;翼瓣的耳與爪近等長,龍骨瓣長於旗瓣和翼瓣。莢果倒卵形,兩側扁平,果柄長於莢果,先端具喙;種子1~2粒。(圖見《中藥志》.1982年版.第2冊.192頁.圖154)分佈於中國西北、河北、山西及四川。藥材名小黃芪或小白芪。
多花黃芪全植株均被黑白雜毛。莖直立,高達1m。小葉15~43枚,狹長橢圓形,先端急尖或鈍,具細尖。花冠黃白色,花14~40朵排成面向一側的總狀花序;旗瓣匙形,翼瓣微彎具尖耳,龍骨瓣略長於旗瓣。莢果紡綞形,長約1.5cm,兩端急尖,被貼伏黑長毛。(圖見《中藥志》.1982年版.第2冊.圖155)分佈於青海、四川、西藏。藥材主產於四川北部及西藏昌都地區。
梭果黃芪小葉7~15枚,通常長圓形。總狀花序具花10餘朵;苞片長於花梗2倍,匙形,先端圓;花萼鐘形,萼齒被黑硬毛;花冠黃白色,旗瓣倒卵形,與翼瓣、龍骨瓣等長。莢果梭形,長2~2.2cm,兩端漸狹,膨脹,密被黑絨毛。(圖見《中藥志》.1982年版.第2冊.193頁.圖156)分佈於四川北部。藥材產於四川理塘地區,產量大,供省內及外銷。
東俄洛黃芪又名塘谷耳黃芪。莖高60cm以上。小葉7~11枚,長圓披針形至狹卵形,長2~5cm,寬0.9~1.6cm。總狀花序花多數,密集而下垂;花萼鐘形,上部及萼齒被黑硬毛。(圖見《中藥志》.1982年版.第2冊.193頁.圖157)分佈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和四川西北部。亦有少量栽培。藥材稱白大芪、馬芪或土黃芪。
扁莖黃芪高30~100cm,被白色疏柔毛。小葉9~21枚,橢圓形,長0.7~2cm,寬0.3~0.8cm,下面被白長毛。總狀花序花較少,3~7朵;總花梗被毛;萼齒與萼筒近等長,被白柔毛;花冠淡黃色,旗瓣近圓形,先端圓,基部具短爪;莢果紡綞形,長2~3.5cm。(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419頁.圖2567)分佈於華北、陝西、甘肅、寧夏及遼寧。在遼寧西部及內蒙古哲盟稱其藥材名為黑皮芪、鐵皮芪或生芪。
綿毛黃芪又名塔城黃芪,分佈於新疆。
雲南黃芪小葉11~13枚,卵圓形,長和寬約0.4~0.9cm,先端與基部均圓漸尖;托葉寬卵形。總狀花序明顯長於葉,花3朵著生於被毛的花序軸頂端;萼齒短於萼茼,被白色長柔毛;花冠桔黃色,長約2cm,旗瓣無爪;子房有柄。莢果卵形。(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圖2569)生於海拔3000~4300m山坡、草地。分佈於雲南、四川。
生藥
栽培:宜涼爽乾燥氣候,耐寒,耐旱,忌酷熱,怕澇。適宜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生長,忌連作。用種子繁殖,在4~5月或9~10月播種,條播或點播。條播以行距45~60cm開淺溝,深約3cm;點播按行株距60×30cm開穴,每穴播種5~6粒。每畝用種量1.5~2kg。播後覆薄土,稍加鎮壓,再用草蓋溝、蓋穴。乾旱時需澆水保溼。苗高5~7cm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條播以株距15cm留苗1株;點播每穴留苗3~4株。生長期中注意鬆土除草,根據苗情追肥2~3次,雨季需及時排水,以免積水爛根。病害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防治;白粉病,可噴灑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蟲害主要有地老虎,用90%晶體敵百蟲拌毒餌誘殺;蚜蟲、豆莢螟,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採集:春、秋兩季均可採挖根,除淨泥土及細根,切去根頭,晒至六、七成幹,分別大小,理直,捆成小捆,再晒乾。 黃芪、內蒙黃芪主產于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北等地也產。 金翼黃芪又稱小白芪或小黃芪,產於甘肅、河北、青海。 多花黃芪產於四川。唐谷耳黃芪又稱白大芪、馬芪、土黃芪,產於甘肅、青海。
鑑別
性狀:黃芪、內蒙黃芪根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長30~90cm,直徑1~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以根條粗長、皺紋少,質堅而綿,粉性足、味甜者為佳。 金翼黃芪根圓柱形,長20~30cm,直徑0.5~1cm;表面灰黃棕色至淺棕褐色,有縱皺紋,上部有細密環紋。質硬而略韌,粉性,斷面纖維性強。氣微,味甜,嚼之有豆腥味。 多花黃芪根表面淡棕色或灰棕色,橫斷面皮部淡黃白色,隱約可見淺棕色放射狀紋,木部淡棕黃色,形成層區呈棕色環。味淡,略帶微澀。 唐谷耳黃芪根圓柱形,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明顯縱皺,常可見栓皮剝落後留下的棕褐色疤痕。橫斷面皮部和木部淡棕色,形成層處呈棕色環,斷面粗纖維狀。味甜。
顯微 黃芪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皮層較窄。韌皮部射線外側常彎曲,有裂隙,韌皮纖維成束與篩管群互動排列,近栓內層處有時可見石細胞及管狀木栓組織。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2~3個相聚,導管周圍有木纖維束。射線中有時可見單個或2~4個成群的厚壁細胞。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1版.189頁.圖150) 內蒙黃芪根粉末米黃色。 ①纖維較多,細長,稍彎曲,直徑8~30μm,壁極厚,初生壁與次生壁多少分離,表面有較多不規則縱裂紋,孔溝不明顯,纖維斷端常縱裂成帚狀。 ②具緣紋孔導管直徑240~160μm,導管分子甚短,具緣紋孔排列緊密,可見3~10個紋孔口連線成線狀,也有紋孔橫向延長成梯紋狀。另有較細的網紋導管。 ③澱粉粒較多,單粒類圓形、橢圓形或類腎形,直徑3~13μm,復粒由2~4分粒組成。 ④木栓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或類方形,垂周壁薄,有的細波狀彎曲。 ⑤厚壁細胞類三角形或類方形,直徑約至60μm,壁厚至10μm,微木化,層紋可見,孔溝稀少。(圖見徐國鈞《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147頁.圖67)
加工炮製:蜜黃芪 取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黃芪片拌勻,稍悶,置鍋內用火加熱,炒至深黃色,不斷手為度,取出放涼。每黃芪片100kg,用煉蜜25k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蛀;蜜黃芪,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①膜莢黃芪:根含乙醯黃芪皁甙Ⅰ(Acetylastragaloside Ⅰ)、異黃芪皁甙Ⅰ、Ⅱ(Isoastragaloside Ⅰ、Ⅱ)、黃芪皁甙Ⅰ、Ⅱ、Ⅲ、Ⅳ(膜莢黃芪甙甲,Astramembrannin I)、Ⅴ、Ⅵ、Ⅷ、Ⅷ、大豆甙Ⅰ(Soyasaponin Ⅰ)、大豆甙元B(Soyasapogenol B)[1,2,26]、膜莢黃芪甙乙(Astramembrannin Ⅱ)、環黃芪醇(Cycloastragenol)、環綿黃芪甙元(Cyclosieversigenin)[2],並含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毛蕊異黃酮(Calycosin)、2′,4′-二羥基-5,6二甲氧基二氫異黃酮,以及羽扇豆醇、棕櫚酸、正十六醇、β-谷甾醇、胡蘿蔔甙、葉酸、膽鹼、甜菜鹼、香豆素類成分、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3~7,11,25,27];其莖葉含鼠李檸檬素-3-葡萄糖甙(Rhamnocitrin-3-gluc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8,9],從地上部分分得Cycloastragenol-3-O-β-D-glucoside[10]。 ②蒙古黃芪:根含黃芪皁甙Ⅰ、Ⅱ、Ⅳ(AstragalosideⅠ、Ⅱ、Ⅳ)、大豆甙Ⅰ(SoyasaponinⅠ)[18,9];山柰酚、槲皮素、異鼠李素、鼠李檸檬素(Rhamnocitrin)[14]、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毛蕊異黃酮(Calycosin)、毛蕊異黃酮葡萄糖甙、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甙、2′-羥基-3,4′-二甲氧基異黃烷-7-Oβ-D-葡萄糖甙、(3R)-2,3′-二羥基-7,4′-二甲氧基異黃酮、(6aR,11aR)-10-羥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15]、尖劍豆酚-7-O-葡萄糖甙(3S-(-)Mucronulatol-7-O-glucopyranoside)、7-O-Methylisomucronulatol、Isomucronulatol-7,2′-di-O-glucoside、5′-Hydroxy-isomucronulatol-2′,5-di-Oglucoside、3,9-dimethylnissolin[16]、(3R)-(-)-7,2′-二羥基-3′,4′-二甲氧基異黃酮7-O-β-D-葡萄糖甙[17];另外從中分得多種多糖[12,13,28]:黃芪多糖Ⅰ、Ⅱ、Ⅲ(AstragalanⅠ、Ⅱ、Ⅲ)、葡聚糖AG-1、AG-2、雜多糖AH-1、AH-2等;尚含β-谷甾醇、胡蘿蔔甙、棕櫚酸、羽扇豆醇、α-聯苯雙酯(Dimethyl-4,4′-dimethoxy-5,6,5′,6′-dimethylene-dioxy biphenyl-2,2′-dicarboxylate)、天冬醯胺(Asparag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eacid)、蔗糖[18~20]以及多種微量元素[6,7]。從其地上部分分得山柰素-4′-甲醚-3-葡萄糖甙、異鼠李素-3-β-D-葡萄糖甙、異槲皮素[21]。 ③金翼黃芪:根含金翼黃芪甙A(Astrachrysoside A、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cycloastragenol)(1)、綿毛黃芪甙Ⅹ Ⅴ(Astrasieversianin Ⅹ Ⅴ)、大豆甙Ⅰ(Soyasaponin Ⅰ)、7,2′-二羥基-3′,-4′二甲氧基異黃烷-7-O-β-D-葡萄糖甙、β-谷甾醇、胡蘿蔔甙、並含21種氨基酸[5,22]。 ④多花黃芪:根含黃芪多糖,經水解後有葡萄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23]。 ⑤伊犁黃芪:根含黃酮、膽鹼、甜菜鹼、氨基酸等[24]。
參考文獻
[1] 化學學報 1983;41(12):1137。
[2] Chem Pharm Bull 1983;31(2):689;716。
[3] 中草藥 1983;41(3):1。
[4] 醫學中央雜誌 1971;271:713。
[5] 中藥通報 1984;9(6):30。
[6] 中草藥 1985;16(2):6。
[7] 中草藥 1987;18(5):41。
[8] 瀋陽藥學院學報1991;8(2):121。
[9] 藥學學報 1988;23(11):873。
[10] 植物學報 1993;35(6):480。
[11] 植物資源與環境 1993;2(4):40。
[12] 有機化學 1982;(1):26。
[13] 藥學學報 1982;17(3):200。
[14] XuμПрuодСоедин 1979;(5):726。
[15] 中草藥 1984;15(10):20。
[16] Phytochemistry 1991;30(8):2777。
[17] J Nat Prod 1991;54(3):810。
[18] 中草藥 1987;18(1):5。
[19] 中草藥 1982;13(8):3。
[20] 藥學學報 1990;25(9):694。
[21] 中草藥 1990;21(6):9。
[22] 藥學學報 1990;25(6):445。
[23] 中藥材 1987;3:41。
[24]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95。
[25] 華西藥學雜誌 1990;5(4):211。
[26] 化學學報 1985;43(6):581。
[27]中草藥 1985;16(6):38。
[28] 化學學報 1988;46(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