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

藥材名稱:自然銅

名稱出處:《雷公炮炙論》

概況

異名:石髓鉛(《雷公炮炙論》)。

基源:自然銅為硫化物類黃銅礦族的礦物。現今正品自然銅一般指黃鐵礦。褐鐵礦有少數省區亦作為自然銅供藥用。

原礦物:黃鐵礦Pyrite主含硫化鐵(FeS2)。褐鐵礦主含含水三氧化二鐵。

歷史:自然銅始載於《雷公炮炙論》。原名石髓鉛。雷

曰:“石髓鉛,即自然銅也。”馬志釋名;“其色青黃如銅,不從礦煉,故號自然銅。”指的是天然產的礦物。蘇頌曰:“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銅坑中,擊之易碎,有黃赤,有青黑,煉之仍成銅也。”李時珍引用《寶藏論》:“自然銅生曾青、石綠穴中,狀如寒林草根……。”從以上所述的產狀和顏色來看,都與黃銅礦符合。在氧化帶,黃銅礦易氧化、分解、而轉變為易溶於水的硫酸銅,後者與含碳酸的水溶液作用,可形成孔雀石、藍銅礦。蘇頌又曰:“今市多以垢石為自然銅,燒之成青焰如硫黃者是也。此亦有二、三種:一種有殼如禹餘糧,擊破其中光明如鑑,色黃類鍮石也。一種青黃而有牆壁,成文如束針。……燒之皆成煙焰,頃刻都盡。今醫家多誤以此為自然銅。”李時珍曰:“今俗中所用自然銅,皆非也。”黃鐵礦燒熱時生硫,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硫呈青色火焰,顯然均指黃鐵礦,前一種是結核黃鐵礦,後一種似是立方體狀,面上有橫紋。綜述考證,古代自然銅正品主要是黃銅礦(CuFeS2)。但從宋朝開始就把黃鐵礦作為自然銅使用了,一直延用至今。由於臨床接骨效用顯著,《中國藥典1963年版》開始,歷版收載的自然銅,基源均為黃鐵礦。

形態:黃鐵礦晶體常呈立方體、五角十二面體、八面體及聚合體。藥用的主為立方體,於其晶面上常見到晶面條紋,此條紋在兩相鄰晶面上相互垂直。淺黃銅色,條痕棕黑色或微綠黑色。金屬光澤。硬度6~6.5。性脆,斷面參差狀。密度5g/cm3。

產狀:黃鐵礦是分佈最廣的硫化物,形成於各種不同地質條件下。黃鐵礦含量最大的礦床是產於火山岩系中的含銅黃鐵礦層,礦石中黃鐵礦是最主要的礦物成分,含量可達70%~90%,其次為黃銅礦,並有少量鋅礦等其它硫化物。外生成因的黃鐵礦見於沉積岩、沉積礦石和煤層中,往往成結核狀和團塊狀。黃鐵礦易於分解而形成各種鐵的硫酸鹽和氫氧化物。鐵的硫酸鹽中以黃鉀鐵礬為最常見;鐵的氫氧化物則為褐鐵礦、後者有時按黃鐵礦形成假象。

產地 主產於遼寧、河北、湖南、廣東、四川、雲南。

褐鐵礦與黃銅礦主要不同為:褐鐵礦主要由黃鐵礦經風化作用轉變而成。暗褐色,條痕黃褐色。無金屬光澤,易砸碎。硬度與密度均較低。

生藥

採集:全年皆可生產,在礦區檢取,除去雜石。藥材主產於四川、廣東、江蘇、雲南。

鑑別:本品呈多方塊形,直徑2~25cm;表面亮黃色,有金屬光澤,有的表面顯棕褐色(系氧化成氧化鐵所致),無金屬光澤,具棕黑色或墨綠色細條紋及砂眼,立方體相鄰晶面上的條紋相互垂直;體重,質堅硬或稍脆,易砸碎,硬度6~6.5,比重4.9~5.2,條痕色棕黑色或黑綠色,斷口呈條差狀,有時呈貝殼狀,斷面黃白色,有金屬光澤,或棕褐色,可見銀白色亮星。無臭,無味。以塊整齊、色黃而光亮、斷面有金屬光澤者為佳。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砸成小塊,置無煙爐火上,或置適宜的容器內煅至暗紅,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光澤消失並酥鬆。每自然銅100kg,用醋30kg。現代研究表明,用馬福爐以400℃,煅燒自然銅4小時最佳。

貯藏:置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二硫化鐵(FeS2),其中含Fe 46.6%、S 53.4%[1],有的還含Cu[2]Ni、As、Sb等雜質[1]。

參考文獻

[1] 中藥志,第4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61:237。


[2] 中草藥學,江西藥科學校,1971: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