藎草

藥材名稱:山藥

名稱出處:侯寧極《藥譜》

概況

異名:薯蕷(《本經》)、懷山、懷山藥(全國通稱)。

基源:為薯蕷科薯蕷屬植物6種薯蕷的乾燥塊莖。薯蕷屬全世界約有250種;中國約有60多種,其中1/2的種類為藥用植物。

原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Diosco batatas Decne.)。參薯Dioscorea alata L.,又名腳板薯、雞窩薯、毛薯(《廣西南寧市藥物志》),大薯(廣東、浙江),腳板苕(四川),紅毛薯(廣西)。褐包薯蕷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又名山薯、薯仔(廣西)。山薯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野山藥Dioscorea doryophora Hance,又名戟葉薯蕷(臺灣)。日本薯蕷Dioscorea japonica Thunb.,又名山藥、野山藥(通稱)。正品山藥一般指薯蕷。參薯、褐包薯蕷、山薯在部分地區廣作“山藥”入藥。戟葉薯蕷在臺灣廣作“恆春山藥”藥用。日本薯蕷日本藥局方收載和薯蕷同作“山藥”入藥。

歷史:本品以薯蕷之名首載於《本經》列入上品。宋代《圖經本草》記載頗詳,雲:“今處處有之,春生苗,莖紫葉青,有三角尖,似牽牛更厚而光澤,夏開細白花,大類棗花,秋生實於葉間,狀如鈴,二月、八月採根。”因唐太宗名預,故避諱改為薯藥,後又因宋英宗諱薯遂改為山藥。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山藥均為栽培品,主產河南溫縣,武陡、沁陽,孟縣,博愛所產的懷山藥為全國馳名的四大懷藥之一,每年栽培面積都在萬畝以上,年產量約3841000公斤,出口量約200600公斤,此外河北、山西、陝西、江蘇、浙江等地亦產,除山西有少量出口外,其它大部分在國內銷售或自產自銷。

形態:纏繞草質藤本。塊莖肉質肥厚,略呈圓柱形,長可達1m多,直徑2~7cm,外皮灰褐色,生有鬚根。莖通常帶紫紅色,右旋。單葉,在莖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對生,少為3片輪生;葉片卵狀三角形至寬卵形或戟形,變異大,長3~9(-16)cm,寬2~7(14)cm,頂端漸尖,基部深心形,寬心形或近截形,邊緣常3淺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側裂片耳狀,圓形,近方形至長圓形,幼苗期葉片一般不裂,為寬卵形或卵圓形,基部深形,葉腋內常有珠芽。花單性,雌雄異株,成細長穗狀花序,雄花序長2~8cm,近直立,2~8個生於葉腋,偶呈圓錐狀排列;花序軸呈明顯“之”字形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點;雄花的外輪花被片為寬卵形,內輪卵形,較小;雄蕊6;雌花序1~3個生於葉腋。蒴果三稜狀扁圓形或三稜狀圓形,長1.2~2cm,寬1.5~3cm,外有白粉。種子著生於每室中軸中部,四周有膜質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249頁.圖196)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山谷林下或溪邊,路旁灌叢或雜草中。分佈除海南、雲南南部外,幾乎全中國都有野生或栽培。

參薯與薯蕷不同之處為栽培參薯的塊莖變異大,有長圓柱形,圓錐形,球形,扁圓形而重疊或有各種分枝,圓錐形或球形的塊莖通常外皮為褐色或紫黑色,斷面白色帶紫色。莖具4條狹翅,葉片綠色或帶紫紅色,卵形至卵圓形,頂端尾尖或凸尖,基部心形,深心形至箭形;葉柄綠色或帶紫紅色;雄花通常2至數個簇生或單生於花序軸上排列成圓錐花序。蒴果長1,5~2.5cm,寬2.5~4.5cm。花期11月~翌年1月,果期12月~翌年1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6卷.第1分冊.圖版37) 野生種可能原產於孟加拉灣的北部和東部,以後傳入東南亞,馬來西亞,太平洋熱帶島嶼以至非洲和美洲。中國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常有大面積栽培。藥材名淮山,又名理毛條,方山藥(雲南)。主產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貴州、四川、雲南。其中如福建霞浦、寧德、平和及廣東海豐、台山、四會、雲浮、花縣有大量栽培。栽培面積及產量僅次於懷山藥,以上藥材商品多自產自銷,很少外調或出口。

褐苞薯蕷與以上兩種薯蕷不同之處為葉表面網脈明顯;莖具有4~8條稜,莖、葉柄和葉片干時常呈紅褐色。花期7月~翌年1月,果期9月~翌年1月。野生於海拔100~1950m的山坡、路旁、山谷雜木林中或灌叢中。分佈於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南部、雲南南部。越南也有分佈。 藥材名廣西淮山(淮山)均為栽培品。主產廣西陸川、玉林、桂平、平南、靈山等縣,年產量約4000萬公斤,除部分出口外,大部分國內銷售,此外福建清流及浙江瑞安等縣也有栽培。

山薯與以上薯蕷的不同點為塊莖長圓柱形,干時外皮不脫落。葉片紙質,寬披針形,長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4~14(-17)crn,寬1.5~8(-13)cm,頂端漸尖或尾尖,基部變異大,近截形、圓形、淺心形、寬心形、深心形至箭形,有時為戟形,兩耳稍開展,有時重疊。蒴果三稜狀扁圓形,長1.5~3cm,寬2~4.5cm。花期10~翌年1月,果期12月~翌年1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6卷.第1分冊.圖版37) 生於海拔50~1150m的山坡、山凹、溪溝邊或路旁的雜木林中。分佈於浙江南部,福建、廣東、廣西、湖南南部。 藥材名廣東淮山(淮山),為栽培品。主產廣東化州,高州、廉江、逐溪、三水、台山等縣,其中化州地區每年種植面積10000~15000畝,年產量保持150~180萬kg,其它如福建平和、浙江瑞安,松陽,麗水也都有少量栽培,主銷省內或自產自銷。

其它尚有野山藥又名戟葉薯蕷,主要特徵為葉片短三角狀卵形,葉基深心耳形。葉緣常3淺裂至3深裂,質薄,葉腋無珠芽。藥材名恆春山藥(臺灣),又名懷山(臺灣),主產臺灣恆春,屏東,據記載,臺灣藥用山藥品種甚多,一般認為本品質地優良。日本薯蕷主要特徵為葉片三角狀披針形,長橢圓狀狹三角形至長卵形,基部心形至箭形或戟形,有時近截形或圓形,葉緣無明顯3裂,雄穗狀花序通常2至數個或單個著生於葉腋。蒴果長1.5~2(-2.5)cm,寬1.5~3(-4)cm。花期5~10月,果期7~11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6卷.第1分冊.圖版33)分佈於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日本,朝鮮也有分佈。 藥材名山藥(日本)已收載於1986年第11改正日本局方,日本市場需要量包括淮山藥在內,每年大約85噸。中國野生日本薯蕷分佈幾乎遍長江以南各省區,塊莖民間常藥用或食用,但至今尚未發現本品有較大面積栽培或作商品山藥收購的。而日本已以本品及懷山藥同等列入藥局方,這為山藥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生藥

栽培:宜溫暖亦耐寒,適於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流暢的土壤中生長。不耐澇。大多用營養繁殖,於4月上、中旬進行。龍頭(蘆頭)栽植,可將越冬窖藏的龍頭取出,按行距40cm開溝,深7cm,株距20~24cm,平擺於溝內,芽嘴成行,栽後覆土鎮壓。零餘子(珠芽)培植,按20~25cn行距開溝條播,株距7~10cm,覆土約6cm。零餘子出苗時間比龍頭稍晚,長成的根莖整體,即為新龍頭,供翌年栽植。幼苗出土後注意中耕培土,蔓高30cm時用竹竿等物搭架。在肥源充足的情況下,苗期、現蕾、開花期追施人糞尿或腐熟餅肥等。雨季重視排水。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可噴1∶1∶150波爾多液及50%退菌特的800倍液。蠐螬及紅蜘蛛等蟲害,用90%晶體敵百蟲1000~1500倍液澆灌。

採集:秋、冬季挖取塊莖,除去泥土、鬚根,切去蘆頭,洗淨,用竹刀颳去外皮,反覆用硫磺薰後,晒至全乾,即為毛山藥;選擇肥大順直的毛山藥,置清水中,浸至無干心,悶透,再用硫磺薰後,用木板搓成圓柱狀,切成長20~25cm的段,晒乾,打光,即為光山藥。藥材主產於河南。

鑑別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長15~30cm,直徑1.5~6cm;表面黃白色或棕黃色,有明顯縱皺紋及未除盡的栓皮,並有鬚根痕,稱為“毛山藥”;去皮者稱“光山藥”,表面白色,光滑細膩,有微細維管束線紋。質堅實,斷面白色,粉質,味微酸,帶粘性。 以質堅實、粉性足,色潔白者為佳。

顯微 ①山藥 塊莖(直徑1~2.3cm)橫切面:商品已去外皮,基本組織中粘液細胞類圓形,直徑34~85μm,長85~115μm內含草酸鈣針晶束,長約52μm。維管束外韌型,四周有一列薄壁性維管束鞘;後生木質部導管直徑約至50μm。樹脂道分佈在薄壁細胞間,充滿黃褐色樹脂狀物。澱粉粒眾多。(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圖197) 粉末:類白色,味淡、微酸。 1)澱粉粒為粉末的主體,主為單粒,扁卵形,也有類圓形、三角狀卵形、矩圓形,直徑8~35μm,長約至48μm,臍點點狀、人字狀、十字狀或短縫狀,多位於較小端,層紋可察見,復粒稀少,由2~3分粒組成;半復粒偶見,臍點2~3個。 2)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針晶束長80~240μm,每一針晶粗2~5μm,先端稍尖或平截,碎斷面略呈方形;含晶細胞大,矩圓形,壁稍彎曲。 3)導管主為具緣紋孔及網紋導管,也有螺紋及環紋導管一般直徑12~48μm;具緣紋孔長圓形,多數延長成線形,且排列緊密,形似梯狀;導管束旁伴有木薄壁細胞,具長形單紋孔。 另可見篩管及纖維。(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圖82) ②山藥(日本薯蕷)粉末:黃白色,氣微,味微酸。澱粉粒眾多,為粉末的主體。單粒多呈類三角形,少數類棒槌形或橢圓形,長至43μm,直徑4~28μm;少數可見臍點,呈點狀或縫狀,有的可見層紋。1)草酸鈣針晶存在於粘液細胞中,長90~180μm,偶見稍短者;長約50μm,直徑2~4μm。 2)導管主為具緣紋孔導管,偶見小螺紋導管,直徑4~33μm,具緣紋孔呈橢圓形或斜方形,排列較密,紋孔口縫狀。 3)木栓細胞淡黃棕色或淡黃色,表面觀呈類多角形或長多角形,長至173μm,直徑33~55μm,壁薄,有時多層重疊,有的胞腔內含色素塊。木栓細胞下常可見下皮厚壁細胞,壁稍增厚,有的可見稀疏紋孔及孔溝。(圖見《中藥粉末顯微鑑別手冊》.2頁)

理化:取樣品粉末12g,按“黨蔘”項下方法進行薄層色譜。

加工炮製:常用炮製品有山藥片、麩炒山藥和土炒山藥。 ①山藥片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大小條分開,浸泡到三~四成透,撈出,悶潤至透,切厚片,及時乾燥。 ②麩炒山藥 取麩皮撒入熱鍋內,用中火加熱,俟冒煙時,投入山藥片,拌炒至黃色,取出,篩去焦麩放涼。每山藥100kg,用麥麩10kg。 ③土炒山藥 取伏龍肝粉置鍋內,用文火炒熱,加入山藥片,拌炒至表面掛土色,取出,篩去土,放涼。每山藥100kg,用伏龍肝粉30kg。此外,尚有米制、蜜麩制等炮製方法。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蛀。

化學性質

主要含澱粉16%、粘液質、膽鹼、尿囊素和16種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維生素C。粘液中含甘露聚糖和植酸。零餘子含脫落素(d-Abscisin Ⅱ)、多巴胺(Dopamine),另一種酚類化合物(C11H15NO2·HCI)和山藥素Ⅳ和V[1]。塊莖中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而且產地不同,其含量也不同[2]。

參考文獻

[1] Phytochemistry 1978;17(7):1179 。


[2] 中國藥學雜誌 1989;24(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