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學

[拼音]:linye

[英文]:forestry

培育、管理森林資源以取得木材等多種林產品的物質生產部門和利用森林功能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公益事業。

森林除主要提供木材外,還生產多種食物、藥物及化工原料;同時也是野生動、植物繁殖、生息、蔽護的重要場所。森林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美化、淨化環境,調節區域性氣候和減少或減弱自然災害等多種功能,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穩定因素(見森林效益)。林業部門的任務,即在於從巨集觀上制訂政策,對森林進行全面的管理,同時組織研究和推廣森林的區域性管理措施及有關的生產技術,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各種效益。林業是一個多層次的複雜系統。

研究林業的學科統稱林學。因研究內容及依賴的基礎學科的差別又分為眾多的分支學科,主要有:研究林業政策法令的林政學,研究林業經濟規律和運籌的林業經濟學,研究培育森林資源的森林培育學(育林學),研究森林病蟲害及火災防治的森林保護學和研究森林資源調查規劃及管理的森林經理學等。作為技術學科的基礎的有森林植物學、林木生理學、林木遺傳育種學、森林病理學、森林昆蟲學、森林土壤學、森林水文學、森林氣象學和森林生態學等。

林業的特點

林業具有下列兩個顯著特點:

(1)社會公益性。作為國土整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森林的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功能是無可代替的。森林與農業、水利、交通運輸、工礦、旅遊、衛生、城市建設等都有密切關係,與人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森林資源的增長與破壞影響到整個社會。因此,林業建設乃是全社會的公益事業。國家制訂實施森林法以法治林,並對林業給予公共扶持,是發展林業的必要條件。

(2)生產週期長。由新林建立到產品收穫或產生生態效益,需要較長的時間。以木材生產而論,從種植更新到收穫,少則需要幾年、十幾年,多則需要幾十年甚至百年。因此木材生產一般不可能隨著需要的增加急劇增長。同時,森林的生長量及木材收穫量與原有的森林蓄積量基數有密切關係,如為目前需要而過分消耗森林資源,勢必影響森林的生長力,給未來的生產造成困難。因此要求林業生產有較強的預見性和計劃性。森林經營應遵守永續收穫的原則,即連續不斷地收穫,並保持森林資源高水平的產出,同時不損害林地生產力。

世界林業

世界林地面積約40多億公頃,其中有20多億公頃公佈在氣候溫和地區,約12億公頃分佈在熱帶。1980年度人均佔有林地面積發達國家為1.33公頃,發展中國家為0.41公頃。

由於人口的增長和工農業的發展,對木材和土地的需要日益增大,大量的森林遭到破壞,世界森林資源有逐漸減少的趨勢。破壞森林的現象多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尤以熱帶地區量為嚴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環境規劃署共同的估測,世界熱帶地區的森林每年約以0.6%的速度減少,即每年約減少1130萬公頃。森林的破壞造成生態環境惡化,水、旱災害和土壤沙漠化加重,大量物種消失。這個情況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切。聯合國糧農組織出於一種危機感,於1984年11月作出決定,把1985年定為國際森林年,呼籲各國重視發展林業,制止森林資源的破壞和惡化。

為了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和經濟效益,以適應社會的需要,林學家們提出了下列一些設想:

(1)多向利用設想。森林的多向利用概念早已有之。現代的多向利用設想是在20世紀下半葉由蘇聯學者在原來基礎上加以充實和系統化而形成的,並在第五次世界林業大會上被宣佈為國際林業原則。其要點是:林業經營以最充分和最佳地利用森林各種功能的地域總和為理想目標;據此,把森林資源的全部功能劃分為原料型和非原料型兩類,以下再分為一級和亞級兩個檔次,在此基礎上根據森林功能“等義而不等價”的原則確定具體林區的經營方向及利用制度。以多向利用設想為指導建立森林經營模式的國家多屬國土面積不大而林業有較好基礎的國家。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首先把森林看作是多功能的,據此制定出全國各林區的森林效益圖,以各林區森林的首要功能為目標,加強集約經營,全面提高森林的生態和經濟效益。瑞典、芬蘭、奧地利、法國和日本的經營模式與此相近。

(2)木材培育設想。由法國人B.馬爾坦提出,其指導思想是從傳統的林業中獨立出一個以培育、生產木材為唯一目的的經濟部門。主張選用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好的土地,採用經過遺傳改良的樹木良種及其他集約栽培技術手段,儘可能地謀取木材高產,以求以較少的林地面積滿足大部分木材的需要;其餘大部分森林則主要用於生態保護,同時也生產一部分木材。這樣,在具體地塊上把生態與生產效益分開,而在全國整體上又把生態、生產效益統一起來,既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又解決木材的需求。典型的例子是紐西蘭。這個國家用全國百分之十幾的林地進行高度集約化經營,發展人工用材,生產全國80%的木材;其餘80%以上的森林作為生態防護林,僅生產20%的木材。

(3)混農林業。在農區的農林間作基礎上發展來的一種生產方式。農林間作廣泛應用於世界各地。在歐洲,民主德國的農林間作最為典型;瑞士也在農田上種植歐洲板栗,地中海沿岸國家則多行農業與楊樹及歐洲栓皮櫟間作。在亞洲,緬甸栽培柚木的農林間作系統已推廣到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半島。在非洲,有的農田有黑荊林的栽培。混農林業不僅包括農林間作的內容,同時還包括建立農田防護林、薪炭林、小片用材林及經濟林等,目的是既生產農林產品,又保護生態環境,求得土地的最佳利用。在地少人多的第三世界,農區混農林業極有發展前途。

中國林業

中國的森林長期遭受破壞。20世紀40年代末全國森林面積估計只有8280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8.6%,且大部分佈在邊遠山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立即著手恢復和發展林業,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主管林業的機構,制定了普遍護林、重點造林、合理經營森林和利用森林的林業發展方針。特別是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為振興林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79年2月規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1981年頒發了“保護森林發展林業若干問題的決定”,1984年9月1日下達了“關於深入紮實地開展綠化祖國運動的指示”,同年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同時把承包責任制引入林業,並給予各種優惠政策,鼓勵農民植樹造林。

在推動群眾造林的同時,國營造林也有發展。為了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西北、華北、東北(簡稱三北)乾旱、半乾旱地區的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的生活、生產條件,中國政府從1978年起實施規模巨大的“三北”防護林體系營造計劃,至1984年已完成第一期工程計劃營造人工林593萬公頃的 92%。在交通不便、勞力不足的邊遠山區,實行飛機播種造林。在交通較方便的地方,選擇自然條件好的林地,以貸款形式提供資金,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在平原農區營造農田防護林及其他農用林。此外,還在全國範圍內劃定自然保護區,保護生態環境和動、植物種質資源。經過長期努力,森林資源已發生明顯變化。據1977~1981年的調查統計,全國森林面積11527.74萬公頃,比建國初期增加 3247.7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8.6%提高到 12%。儘管如此,與國土面積和人口相比,中國仍屬缺林國家,人均佔有林地面積僅稍高於0.1公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均為國家所有。大面積天然林及人工林由國家設定管理局、林場等機構進行經營管理,集體及個人營造的人工林以“誰造誰有”的形式進行經營活動。國家高度重視林業教育及林業科學研究。中央直屬有北京、東北、南京 3所林業大學和西北、西南、中南 3所林學院。絕大多數省(自治區)均設有高等林業院校和中等林業技術學校。到1986年,共培養大學本科生6.1萬人,為建國前40年全部林科畢業生的40餘倍,中等林校畢業生7.6萬人。在林業科學研究方面,林業部設有綜合性的林業科學院,絕大多數省(自治區)也設有林業研究所。林業科研人員由1949年前不足 200人發展到近8000人,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科研體系(見中國林業史、林業科學)。

參考文章

林業系統用地如何交納土地使用稅?財務稅務林業用地轉租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的轉租收入是否免徵營業稅?財務稅務林業六大工程環保百科黑龍江省伊春市友好區(友好林業局)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國家林業局授權保護品種――龍廷杏梅果樹園藝林業有哪六大產業?中國政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