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

[拼音]:longxia

[英文]:spiny lobster

甲殼動物(Crustacea)十足目 (Decapoda)龍蝦科( Palinuridae)的統稱。因體形及運動方式似神話中的龍而得名。名貴的水產品。

種類和分佈

世界龍蝦主要經濟種有美洲龍蝦(Panulirus argus)、澳洲龍蝦、歐龍蝦(P.vulgaris)以及巖龍蝦 (Jasus verreauxi)等。多數種分佈於印度洋西太平洋區。中國有中國龍蝦 (P.stimpsoni)、波紋龍蝦(P.homarus)、錦繡龍蝦(P.ornatus)、密毛龍蝦(P.penicillatus)、日本龍蝦 (P.japonicus)、長足龍蝦(P.longipes)、黃斑龍蝦(P.polyphagus)、雜色龍蝦(P.versicolor)以及脊龍蝦(Linuparus trigonus)等種類,主要分佈於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和廣西沿海。其中中國龍蝦是最重要的經濟種。

形態

龍蝦身體粗壯,殼堅厚。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多數種類頭胸甲表面密佈粗棘,前端不具額角,也無眼眶,但具1對粗大的眼上刺。第1觸角柄部細長,分3節,末端生出內、外兩鞭;第2觸角柄部粗壯,亦分3節,具大強棘,末端為一遍生小刺的長鞭。柄部第1節的基部內側突出,與額板側緣的隆脊相接觸,構成特殊的摩擦發聲器。5對步足形狀相似,末端呈爪狀,惟雌性第5步足末端形成假螯,是識別雌雄特徵之一。腹部較短小,兩性皆不具第 1腹肢,第2~5腹肢呈葉片狀。雄性腹肢十分退化,單肢,無內肢,雌性雙肢,內、外肢較發達,形成抱卵器官,這是識別雌雄的又一明顯特徵。尾肢寬闊,與寬大亞方形尾節形成強大的尾扇。

生物學特性

龍蝦多生活在多岩礁的淺水區,棲於幾米至幾十米深的岩礁縫隙、洞穴、亂石堆、珊瑚叢中。脊龍蝦多棲於水深 100米左右的泥沙底外海。因活動能力較差,一些附著生物如茗荷類、藪枝螅、苔蘚蟲等常附著在其頭胸甲、觸角柄等處。龍蝦夜間外出覓食,白天多隱於巖縫中,兩對觸角和頭部顯露洞外。第2觸角向前擺動或呈“八”字分開,或作圈式轉動。行動遲緩,依靠步足爬行。遇敵害時第 2觸角基部的摩擦發聲器連續發出“吱吱”聲,同時啟動步足避開對方;受驚時常屈腹後躍。雜食性,以小型雙殼類、多毛類、小蟹等底棲生物為食,食量很大,耐飢能力也強。

龍蝦在夏、秋兩季繁殖,產出的卵抱於雌蝦腹部,產卵量幾十萬至一百萬粒。卵小、球形,有卵柄,纏繞成葡萄狀,附於雌蝦第2腹肢後面及第3~5腹肢的前、後兩面。剛產出的卵色澤橙紅、鮮豔,以後隨胚胎髮育卵色不斷變化,至發育後期,卵色淡至肉色而近於透明。中國龍蝦在水溫28~30℃時,從抱卵到孵出幼體歷時12天左右,多數個體一次孵化完畢,但也有分批孵化現象。雌蝦孵出幼體後,時隔10天至半月可再次抱卵。剛孵出的幼體頭胸部寬大,腹部短小,附肢細長,體形似壓扁的蜘蛛,薄如葉片,稱為葉狀幼體。它依靠第3顎足及第1、2步足羽狀外肢進行運動時,常頭部朝下,身體翻轉,或以退為進。幼體浮游期較長,能借海流漂到很遠的海區。這是多數龍蝦分佈範圍較廣的原因之一。葉狀幼體要經過10次以上蛻皮變態始成為游龍蝦期。游龍蝦期腹部延長,分節明顯,腹肢及尾扇已經形成,須再經過一段遊動生活後才定居海底。

生產

龍蝦主要用拖網、刺網捕撈或以蝦籠、蝦簍誘捕。中國東南沿海可全年捕撈。在用延繩釣捕魚時也可捕到龍蝦。廣東多在夏、秋兩季潛水抓捕,也有用罾網、手釣或籠捕的。

龍蝦的人工養殖始於20世紀70年代。在人工控制水溫及其他環境因素條件下進行強化飼養,一般在兩年至兩年半時間內,可將3釐米左右的小龍蝦養到重0.5千克左右。

龍蝦可食部分約佔體重的60%,蛋白質含量較高,磷的含量也很豐富。活蝦可鮮銷或速凍後銷售。龍蝦也可入藥,多種龍蝦的肉和殼與其他藥物配合,可用於治神經衰弱、手足搐搦、面板潰瘍等。由龍蝦殼製成的工藝品也深受人們喜愛。

參考文章

龍蝦度夏六注意水產/漁業淺談淡水小龍蝦養殖誤區水產/漁業小龍蝦白斑綜合徵綜合防治措施水產/漁業選購大龍蝦有哪些禁忌?飲食小龍蝦與鰱鱅魚混養技術水產/漁業凍煮小龍蝦仁加工中的質量控制水產/漁業凍煮小龍蝦仁的加工水產/漁業夏養龍蝦把八關水產/漁業冬天低溫季節小龍蝦養殖管理的注意事項水產/漁業農村荒廢坑塘養殖龍蝦技術要點水產/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