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產機械化

[拼音]:wenchangyu

[英文]:Branchiostoma belcheri

文昌魚綱文昌魚目(Amphioxiformes)文昌魚科(Br-anchiostomidae) 文昌魚屬。為珍貴海產頭索動物。全世界的文昌魚除文昌魚屬外還有不對稱文昌魚屬 (Asymmetron)。兩屬共約30種,廣泛分佈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熱帶、亞熱帶或溫帶海域。中國產於硇州島、廈門和青島。

形態

體延長,側扁。半透明。無頭。兩端呈矛狀。奇鰭由皮褶組成,基部具角質鰭條。口正中位,口笠邊緣具36~50條緣膜觸手。鰓位於圍鰓腔內。圍鰓腔具出水孔,與外界相通。眼不發達,僅為一黑色小斑。肛門左側位,位於尾鰭下葉中央稍前方。體側有“<”形肌節63~66節,左右互動排列。雌雄異體。生殖腺成對排列,由腹腔突入圍鰓腔的兩側。

生物學特性

底棲性,幼魚喜在泥沙交界的較細沙粒中生活,成魚多生活在較粗沙中,沙粒的大小以 250~1000微米之間最為適宜。棲息深度由低潮線直至深達16米處。棲息的海區一般水色澄清,水溫及鹽度終年均較穩定,含氧量較高,且有適量的淡水注入。如廈門劉五店文昌魚漁場的海水曾相當穩定,鹽度亦較高,變化於24.3~28.3之間,年平均水溫在18.5℃。平時文昌魚魚體的大部分鑽在沙中,只有前端小部分伸出沙外,以便海水和食料流入口內。在稍遇刺激時能很快用尾部或頭部向下鑽入沙中,或作短距離波狀遊動,然後再鑽入沙中。文昌魚依靠口笠緣膜觸手上纖毛的擺動特別是鰓上鞭毛的擺動,使水向口內流入,帶進了微小的生物作為食料。水經鰓進行呼吸而入圍鰓腔,再從圍鰓腔經出水孔流出體外。文昌魚主要攝食矽藻,如圓篩藻、舟形藻、小球藻等,有時也攝食其他小型浮游生物。

每年春末夏初,文昌魚性腺成熟,精巢和卵巢的表面破裂,精子和卵子由出水孔流出,在水中受精。精卵的排放一般在黑夜進行。每年5月上旬開始產卵,以後每個月產卵 1次,10月以後水溫漸降而停止產卵。卵受精後1小時開始分裂,6小時後在卵膜裡的胚胎已能活動,12小時後出現7~8個肌節,不久離開卵膜而在水中游動,24小時後第一鰓裂和口孔出現,轉入浮游期。浮游期的文昌魚白天潛入海底或鑽入沙中,夜晚上浮,在水層中活動。文昌魚經10天左右的短暫浮游期後即鑽入沙中,並逐漸長大。

捕撈

文昌魚在世界各地產量甚少,十分稀有,唯中國廈門同安縣劉五店鱷魚嶼曾有一定產量,也是世界上唯一形成文昌魚漁場的海區。1957年後由於廈門高集海堤、東坑圍墾區的相繼建成,漁場的水文情況及底質發生變化,文昌魚大量死亡及移居,資源嚴重衰退。1970年以來已基本停止生產。

利用

文昌魚營養豐富,新鮮文昌魚炒蛋、煮菜,清津味美,乾製品更為名貴,供外銷。幹品蛋白質含量高達70%,磷質含量為19%。此外文昌魚在研究動物進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是研究脊索動物演化和系統發育的優良科學實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