鏵式開溝犁

[拼音]:ruanhua zaipei

[英文]:blanching of vegetable crops

使某些蔬菜在黑暗或弱光條件下生長並形成柔軟、黃化器官的一種特殊栽培技術。軟化的種類主要有韭菜、大蒜、大蔥、芹菜、石刁柏、食用大黃以及芋、姜等。軟化產品如韭黃、蒜黃、蔥白、芹黃等不同於一般產品的顯著特點在於:沒有或很少葉綠素,節間伸長,保護組織和機械組織不發達,產品器官主要由薄壁細胞組成,細胞間隙小、品質柔嫩多汁,所含澱粉、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大多降解,因此,多呈黃色或白色,組織柔軟,食用時別具風味。

中國蔬菜軟化栽培的歷史悠久,傳統著名產品很多。栽培方法包括根株培養和軟化技術兩部分。

根株培養

根株指供作軟化栽培的植株。由於軟化是在無光或弱光條件下進行,植株體內只有物質的轉化(如蛋白質及澱粉的水解)與運轉,而無物質的同化與積累,所需養分主要靠地下部提供。地下器官的養分積累越充足,植株生長就越良好。因此,軟化前培養健壯的根株,是軟化產品得以優質高產的前提。根株培養主要是加強肥培管理,使肉質根(石刁柏、芹菜)、根莖(韭菜、姜)或鱗莖(大蒜)等器官充分肥大。為了獲得肥嫩的韭黃,還須減少對韭菜的收割次數;冬季收韭黃的,秋季一般就不割青韭。

軟化技術

主要是利用不透光材料或地窖造成黑暗或弱光環境。中國傳統的方法有:

(1)培土軟化法。應用最普遍。即在根株生長的末期,把土壤培壅在根基或葉柄、葉鞘的基部,使後來的嫩莖或嫩葉在無光或弱光環境下生長,培土常分幾次進行。主要用於軟化韭、蘆筍、芹菜、大蔥等。著名的山東章丘大蔥就用此法軟化。

(2)溝、窖軟化法。即將根株栽種在黑暗的軟化溝、窖中。也可在溝或窖內加釀熱物或電熱線,以加快軟化物的生長。常用於生產芹黃、蒜黃、食用大黃、蒲菜等。

(3)瓦筒覆蓋軟化法。如廣州郊區的瓦筒軟化,是對每一叢韭菜蓋一個頂部有一小孔的瓦筒,白天將小孔覆蓋,保持黑暗環境,夜間揭開以利通風。多用於生產韭黃。

(4)水層軟化法。即在根株生長末期灌水,使新出的嫩莖生長在水中。多用於軟化水芹菜、茭白等水生蔬菜。此外,軟化技術還可利用塑料大棚,以黑色塑料薄膜覆蓋和電熱加溫,造成黑暗而溫度適宜的環境。

不論採取何種軟化方法,都要有一定的溫度和水分條件相配合。適宜的溫度因蔬菜種類而異,一般為20~25℃,高於30℃時莖葉細長瘦弱;低於15℃則生長緩慢而不整齊,產量也低。空氣溼度不宜過高,並需注意通風,以免因溼度過大而造成腐爛。對於有休眠期的根株(如食用大黃)還可用生長刺激劑打破休眠,以突破季節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