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遙控

[拼音]:weixing chengzhen

[英文]: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外圍建立的既有就業崗位,又有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設施的城鎮。建立這種城鎮旨在控制大城市的過度擴充套件,疏散過分集中的人口和工業。衛星城鎮雖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經濟、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託的大城市(母城)有較密切的聯絡,與母城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以農田或綠帶隔離,但有便捷的交通聯絡。

起源

衛星城鎮理論的淵源可追溯到19世紀末英國社會活動家E.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這種設想提出一種兼有城市和鄉村優點的新型城市結構形式,在中心城市周圍建立一圈較小的城鎮,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圍的“衛星”。這是衛星城鎮的思想萌芽。根據霍華德的設想,1919年英國規劃設計第二個田園城市──韋林時,即採用了衛星城鎮這個名稱。20年代,英國建築師R.昂溫為倫敦地區制訂諮詢性規劃,提出大規模地把倫敦的人口和就業崗位分散到附近的衛星城鎮去。當時,所以採用衛星城鎮的名稱,主要是因為田園城市已被用於泛指城市“開闊的郊區”或“田園式市郊區”;其次,也為了表明韋林之類城鎮同倫敦在經濟上有緊密的聯絡。以後,衛星城鎮一詞便流傳開來,並被廣泛運用,有時還被用於稱呼大城市邊緣那些規劃良好的工業郊區。30年代前後,倫敦郡議會又用過“準衛星城”一詞,指的是倫敦郊區僅具有“臥城”性質(即只作為生活居住之用)的居住區。在P.艾伯克龍比1944年主持編制的大倫敦規劃中,為疏散人口,計劃在倫敦外圍建設8個城鎮,最初也稱為衛星城鎮,以後通稱為“新城”。

建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先是英國、瑞典、蘇聯、芬蘭,後是法國、美國、日本等國都規劃建設了許多衛星城鎮。近30年來發達國家在大城市外圍建設的衛星城鎮,具有代表性的有:斯德哥爾摩的衛星城魏林比,巴黎外圍的賽爾基-蓬杜瓦茲等5個新城,華盛頓的衛星城雷斯登,東京的衛星城多摩等。蘇聯在30年代提出在莫斯科外圍建設小城鎮,以控制城市人口。1971年的莫斯科規劃中,計劃在外圍佈置11個衛星城鎮,其中澤列諾格勒等已經建成。中國在40年代末,在上海城市規劃中已提出在市區周圍建設衛星城鎮的設想。50年代末上海、北京等城市的總體規劃中都考慮了衛星城鎮的規劃和建設。上海城市規劃中建設的第一批衛星城鎮有閔行、吳涇、松江、嘉定、安亭和吳淞。70年代上海市由於建設石油化工總廠而發展起來的金山衛衛星城,住宅和公共設施配套齊全,建設效果較好。

作用和趨向

衛星城鎮作為一種積極的城市規劃理論出現,已經有80餘年歷史。世界各國建設的衛星城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為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工業或科學研究機構等而建設的;另一類是為了在大城市外圍發展新的工業或第三產業而建設的。一般認為,衛星城鎮對於自由湧入大城市的人口有一定的截流作用;而疏散大城市人口的效果相對較弱。世界各國實踐證明,建設城市職能比較單一的衛星城鎮較難取得理想的效果。近年來各國在衛星城鎮規劃建設方面的趨向是:人口規模適當增大;職能向多樣性發展;儘量使工作與生活居住就地達到平衡;採用先進的交通系統與母城取得便捷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