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通訊

[拼音]:jianzhu qiye lirun

[英文]:profi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建築企業經營活動的財務成果,包括經營利潤和營業外收入淨額兩部分。經營利潤是建築企業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社會主義建築企業利潤和資本主義建築企業利潤有著本質的區別。資本主義建築企業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態,來源於建築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剩餘價值。社會主義建築企業利潤是建築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的價值,是社會主義積累和社會消費基金的來源之一,也是企業擴大再生產、改善職工物質文化生活的源泉。

在中國,社會主義建築企業的經營利潤包括:

(1)施工利潤,是建築產品銷售收入減去實際成本後的餘額,是建築企業利潤的主要部分。

(2)附屬、輔助生產單位產品及作業利潤,是按規定價格取得的產品銷售收入(或作業結算收入)扣除產品實際成本(或作業成本)後的餘額。

(3)其他銷售結餘,除產品及作業利潤以外的其他淨收入,如銷售自制材料、供應勞務等所得的淨收入。營業外收入淨額,指企業經營利潤之外的各項其他收入(如勞保基金的收支結餘)減去營業外支出(如勞保基金超支、職工子弟學校經費、編外人員生活費等)後的餘額。

建築企業通過計算各種利潤率來考核經營成果,例如:將利潤總額與成本比,可求得成本利潤率;與佔用的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總額比,可求得資金利潤率;與企業的工資總額比,可求得工資利潤率。

1984年,中國建築業全民所有制企業利潤總額約為27.4億元,同期建築業產值利潤率為7.4%,資金利潤率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