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光譜儀
[拼音]:tong
[英文]:copper
詞條銅介紹了、資源、性質和用途、火法鍊銅、焙燒、熔鍊、粗銅精煉、火法鍊銅的其他方法、溼法鍊銅、氧化銅礦酸浸法流程、硫化銅精礦焙燒浸出法、從貧礦石和廢礦中提取銅等內容。
元素符號Cu,紫紅色金屬,在元素週期表中屬IB族,原子序數29,原子量63.546,面心立方晶體,常見化合價為+2、+1。
銅是人類最早發現和使用的金屬之一。約在公元前第七千紀或更早,人類已認識了自然銅,並將它錘打成小錐、小釘等。稍後,又採用退火和加工硬化工藝生產各種器物。從出土實物來看,亞洲西部今伊朗境內早在公元前第四千紀,人們已掌握了鍊銅技術。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印度等地區,約於公元前第三千紀中期,也先後出現了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鍊銅業。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使用銅。甘肅的武威、永靖和河北的唐山等地的古文化遺址,均發現紅銅器物。夏代(公元前21~前16世紀)已進入青銅時代。迄今考古發掘所得最早的鍊銅豎爐,出自湖北大冶銅綠山──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的古礦冶遺址。這種豎爐主要以孔雀石為原料,以木炭作燃料和還原劑,進行鼓風熔鍊,得到純度較高的銅。中國又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溼法(膽銅法)鍊銅的國家。
歐洲在公元前第二千紀中期已採用硫化銅礦鍊銅,到公元初期的羅馬帝國,即已普及。美洲印第安人在公元前第二千紀已用天然銅鍛制器件;南美的印加人在西班牙人進入之前,已懂得用硫化礦鍊銅的技術。
16世紀阿格里科拉(G.Agricola)在《論冶金》中敘述了銅的熔鍊和精煉工藝。17世紀末,英國人賴特(D.Wright)用反射爐鍊銅,或稱Waleser法。1880年開始用轉爐吹煉冰銅(銅鋶),是鍊銅技術的重大進步,此時發明的銅的電解精煉,也具有重要意義(見冶金史)。
資源
最主要的銅礦床有兩種:一為原生的斑岩銅礦床,約佔全部銅資源的66%,美國、智利、祕魯等國最多;一為水成岩中次生的層狀銅礦床,約佔全部銅資源的25%,著名的尚比亞-扎伊爾銅礦帶即屬此類。已發現的銅礦物約 160多種。原生硫化礦中以黃銅礦(CuFeS2)最多,其次為斑銅礦(Cu5FeS4),次生氧化礦中主要有孔雀石[CuCO3·Cu(OH)2]、藍銅礦[2CuCO3·Cu(OH)2]等。
70年代末全世界具有開採價值的銅礦金屬儲量約 5億噸,海底錳結核的銅儲量估計約4億噸。1979年世界各國(中國除外)礦山產銅量和儲量見表1。
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各國都非常重視雜銅的回收。1980年工業發達國家(不包括蘇聯)的雜銅回收量約佔總產銅量的15%。同年美國回收雜銅58萬噸,佔全國銅消費量的31%。
中國銅礦分佈較廣,已探明的銅礦床多為斑岩銅礦、含銅黃鐵礦、矽卡巖銅礦。(見彩圖)
性質和用途
銅是優良的導電和導熱體,僅次於銀。常溫下銅的電導率為銀的94%,熱導率為銀的73.2%。
銅在乾燥空氣中不氧化,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溼空氣中表面形成一層銅綠;與鹼溶液反應很慢,但易與氨形成絡合物。銅的標準電極電勢為+0.337伏,銅不能置換酸溶液中的氫,但溶於有氧化作用的酸中。二價銅的電化當量為0.0003294克/庫侖。
銅和銅合金如青銅、黃銅、白銅等,廣泛用於製造電工器材、機械、建築材料和運輸工具等。
銅有多種化合物,主要用於化工、醫藥、農藥等方面。與金屬銅的用量相比,用於化合物的銅量很少,只佔銅消費量的1%左右。
美國1979年銅消費量的比例為:電氣工業58%,建築工業18%,機械製造業9%,運輸工具9%,其他6%。倫敦市場銅的平均價格為:1978年67美分/磅,1979年93美分/磅(1磅=0.4536公斤)。
鍊銅原料以硫化礦為主,品位一般為1%左右,坑內採礦的邊界品位為0.4%,露天採礦可降至0.3%,採出的礦石須先經選礦得到含銅20~30%的精礦,再行冶煉。鍊銅的方法分火法和溼法,以火法為主。火法生產的銅佔世界總產銅量80%以上。
火法鍊銅
主要原料是硫化銅精礦,一般包括焙燒、熔鍊、吹煉、精煉等工序,流程見圖1。
焙燒
分半氧化焙燒和全氧化焙燒(“死焙燒”),分別脫除精礦中部分或全部的硫,同時除去部分砷、銻等易揮發的雜質。此過程為放熱反應,通常不需另加燃料。造鋶熔鍊一般採用半氧化焙燒,以保持形成冰銅時所需硫量;還原熔煉採用全氧化焙燒;此外,硫化銅精礦溼法冶金中的焙燒,是把銅轉化為可溶性硫酸鹽,稱硫酸化焙燒。焙燒用的流態化焙燒爐(沸騰爐)見圖2。焙燒技術條件見表2。
熔鍊
主要是造鋶熔鍊,其目的是使銅精礦或焙燒礦中的部分鐵氧化,並與脈石、熔劑等造渣除去,產出含銅較高的冰銅(x Cu2S·yFeS)。冰銅中銅、鐵、硫的總量常佔80~90%,爐料中的貴金屬,幾乎全部進入冰銅。
冰銅含量取決於精礦品位和焙燒熔鍊過程的脫硫率,世界冰銅品位一般含銅40~55%。生產高品位冰銅,可更多地利用硫化物反應熱,還可縮短下一工序的吹煉時間。熔煉爐渣含銅與冰銅品位有關, 棄渣含銅一般在 0.4~0.5%。熔鍊過程主要反應為:2CuFeS2─→Cu2S+2FeS+S
Cu2O+FeS─→Cu2S+FeO
2FeS+3O2+SiO2─→2FeO·SiO2+2SO2
2FeO+SiO2─→2FeO·SiO2
造鋶熔鍊的傳統裝置為鼓風爐、反射爐、電爐等,新建的現代化大型鍊銅廠多采用閃速爐。
鼓風爐熔鍊
鼓風爐是豎式爐,中國很早就用它直接鍊銅。傳統的方法為燒結塊鼓風爐熔鍊。硫化銅精礦先經燒結焙燒脫去部分硫,製成燒結塊,與熔劑、焦炭等按批料呈層狀加入爐內,熔鍊產出冰銅和棄渣,此法煙氣含SO2低,不易經濟地回收硫。為消除菸害,回收精礦中的硫,20世紀50年代,發展了精礦鼓風爐熔鍊法,即將硫化銅精礦混捏成膏狀,再配以部分塊料、熔劑、焦炭等分批從爐頂中心加料口加入爐內,形成料封,減少漏氣,提高SO2濃度。混捏料在爐內經熱煙氣乾燥、焙燒形成燒結料柱,塊狀物料也呈柱狀環繞在燒結料柱的周圍,以保持透氣性,使熔鍊作業正常進行。中國瀋陽冶煉廠、富春江冶煉廠等採用此法。
反射爐熔鍊
適於處理浮選的粉狀精礦。反射爐熔鍊過程脫硫率低,僅20~30%,適於處理含銅品位較高的精礦。如原料含銅低、含硫高,熔鍊前要先進行焙燒。反射爐生產規模可大型化,對原料、燃料的適應性強,長期來一直是鍊銅的主要裝置,至80年代初,全世界保有的反射爐能力仍居鍊銅裝置的首位。但反射爐煙氣量大,且含SO2僅1%左右,回收困難。反射爐的熱效率僅25~30%,熔鍊過程的反應熱利用較少,所需熱量主要靠外加燃料供給。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在研究改進反射爐熔鍊,有的採用氧氣噴撒裝置將精礦噴入爐內,加強密封,以提高SO2濃度。中國白銀公司第一冶煉廠將銅精礦加到反射爐中的溶體內,鼓風熔鍊,提高了熔鍊強度,煙氣可用於製取硫酸。
反射爐為長方形,用優質耐火材料砌築。燃燒器設在爐頭部,煙氣從爐尾排出,爐料由爐頂或側牆上部加入,冰銅從側牆底部的冰銅口放出,爐渣從側牆或端牆下的放渣口排出。爐頭溫度1500~1550℃,爐尾溫度1250~1300℃,出爐煙氣1200℃左右。熔鍊焙燒礦時,燃料率10~15%,床能率3~6噸/(米2·日)。銅精礦直接入爐,燃料率16~25%,床能率為2~4噸/(米2·日),稱生精礦熔鍊。中國大冶冶煉廠採用 270平方米反射爐熔鍊生精礦。
電爐熔鍊
鍊銅採用電阻電弧爐即礦熱電爐,對物料的適應性非常廣泛,一般多用於電價低廉的地區和處理含難熔脈石較多的精礦。電爐熔鍊的煙氣量較少,若控制適當,煙氣中SO2濃度可達5%左右,有利於硫的回收。
銅熔鍊電爐多為長方形,少數為圓形。大型電爐一般長30~35米,寬8~10米,高4~5米,採用六根直徑為1.2~1.8米的自焙電極,由三臺單相變壓器供電。電爐視在功率3000~50000千伏安,單位爐床面積功率100千瓦/米2左右,床能率3~6噸/(米2·日),爐料電耗400~500千瓦·時/噸,電極糊消耗約2~3公斤/噸。中國雲南冶煉廠採用30000千伏安電爐熔鍊含鎂高的銅精礦。
閃速熔鍊
是將硫化銅精礦和熔劑的混合料乾燥至含水0.3%以下,與熱風(或氧氣、或富氧空氣)混合,噴入爐內迅速氧化和熔化,生成冰銅和爐渣。其優點是熔鍊強度高,可較充分地利用硫化物氧化反應熱,降低熔鍊過程的能耗。煙氣中SO2濃度可超過8%。閃速熔鍊可在較大範圍內調節冰銅品位,一般控制在50%左右,這樣對下一步吹煉有利。但爐渣含銅較高,須進一步處理。
閃速爐有奧托昆普 (Outokumpu)型和國際鎳公司(International Nickel Co.)型兩種。70年代末世界上已有幾十個工廠採用奧托昆普型閃速爐,中國貴溪冶煉廠也採用此種爐型。
冰銅吹煉
利用硫化亞鐵比硫化亞銅易於氧化的特點,在臥式轉爐中,往熔融的冰銅中鼓入空氣,使硫化亞鐵氧化成氧化亞鐵,並與加入的石英熔劑造渣除去,同時部分脫除其他雜質,而後繼續鼓風,使硫化亞銅中的硫氧化進入煙氣,得到含銅98~99%的粗銅,貴金屬也進入粗銅中。
一個吹煉週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將FeS氧化成FeO,造渣除去,得到白冰銅(Cu2S)。冶煉溫度1150~1250℃。主要反應是:2FeS+3O2─→2FeO+2SO2
2FeO+SiO2─→2FeO·SiO2
第二階段,冶煉溫度1200~1280℃將白冰銅按以下反應吹煉成粗銅:2Cu2S+3O2─→2Cu2O+2SO2
Cu2S+2Cu2O─→6Cu+SO2
冰銅吹煉是放熱反應,可自熱進行,通常還須加入部分冷料吸收其過剩熱量。吹煉後的爐渣含銅較高,一般為2~5%,返回熔煉爐或以選礦、電爐貧化等方法處理。吹煉煙氣含SO2濃度較高,一般為8~12%,可以制酸。吹煉一般用臥式轉爐,間斷操作。表壓約1公斤力/釐米2的空氣通過沿轉爐長度方向安設的一排風眼鼓入熔體,加料、排渣、出銅和排煙都經過爐體上的爐口。
粗銅精煉
分火法精煉和電解精煉。火法精煉是利用某些雜質對氧的親和力大於銅,而其氧化物又不熔於銅液等性質,通過氧化造渣或揮發除去。其過程是將液態銅加入精煉爐升溫或固態銅料加入爐內熔化,然後向銅液中鼓風氧化,使雜質揮發、造渣;扒出爐渣後,用插入青木或向銅液注入重油、石油氣或氨等方法還原其中的氧化銅。還原過程中用木炭或焦炭覆蓋銅液表面,以防再氧化。精煉後可鑄成電解精煉所用的銅陽極或銅錠。精煉爐渣含銅較高,可返回轉爐處理。精煉作業在反射爐或迴轉精煉爐內進行。
火法精煉的產品叫火精銅,一般含銅99.5%以上。火精銅中常含有金、銀等貴金屬和少量雜質,通常要進行電解精煉。若金、銀和有害雜質含量很少,可直接鑄成商品銅錠。
電解精煉是以火法精煉的銅為陽極,以電解銅片為陰極,在含硫酸銅的酸性溶液中進行。電解可產出含銅99.95%以上的電銅,而金、銀、硒、碲等富集在陽極泥中。電解液一般含銅40~50克/升,溫度58~62℃,槽電壓0.2~0.3伏,電流密度200~300安/米2,電流效率95~97%,殘極率約為15~20%,每噸電銅耗直流電220~300千瓦小時。中國上海冶煉廠銅電解車間電流密度為 330安/米2。
電解過程中,大部分鐵、鎳、鋅和一部分砷、銻等進入溶液,使電解液中的雜質逐漸積累,銅含量也不斷增高,硫酸濃度則逐漸降低。因此,必須定期引出部分溶液進行淨化,並補充一定量的硫酸。淨液過程為:直接濃縮、結晶,析出硫酸銅;結晶母液用電解法脫銅,析出黑銅,同時除去砷、銻;電解脫銅後的溶液經蒸發濃縮或冷卻結晶產出粗硫酸鎳;母液作為部分補充硫酸,返回電解液中。此外,還可向引出的電解液中加銅,鼓風氧化,使銅溶解以生產更多的硫酸銅。電解脫銅時應注意防止劇毒的砷化氫析出(見水溶液電解)。
火法鍊銅的其他方法
已應用於工業生產的方法還有:
三菱法(Mitsubishi process)
將硫化銅精礦和熔劑噴入熔煉爐的熔體內,熔鍊成冰銅和爐渣,而後流至貧化爐產出棄渣,冰銅再流至吹煉爐產出粗銅。此法於1974年投入生產。
諾蘭達法(Noranda process)
制粒的精礦和熔劑加到一座圓筒型迴轉爐內,熔鍊成高品位冰銅。所產爐渣含銅較高,須經浮選選出銅精礦返回爐內處理。此法於1973年投入生產。
氧氣頂吹旋轉轉爐法
用以處理高品位銅精礦。將銅精礦製成粒或壓成塊加入爐內,由頂部噴槍吹氧,燃料也由頂部噴入,產出粗銅和爐渣。中國用此法處理高冰鎳浮選所得銅精礦。
離析法
用於處理難選的結合性氧化銅礦。將含銅1~5%的礦石磨細,加熱至750~800℃後,混以2~5%的煤粉和0.2~0.5%的食鹽,礦石中的銅生成氣態氯化亞銅(Cu3Cl3)併為氫還原成金屬銅而附著於炭粒表面,經浮選得到含銅50%左右的銅精礦,然後熔鍊成粗銅。此法能耗高,很少採用。
溼法鍊銅
用溶劑浸出銅礦石或精礦,而後從浸出液中提取銅。主要過程包括浸出(見浸取)、淨化、提取等工序。目前世界上溼法鍊銅的產量約佔總產量的12%。20世紀60年代以來,為了消除SO2汙染,對用溼法冶煉硫化銅礦進行了許多研究,但因經濟指標尚不如火法,溼法工藝大多停留在試驗和小規模生產階段。
溼法鍊銅目前主要用於處理氧化銅礦。有氧化銅礦直接酸浸和氨浸(或還原焙燒後氨浸)等法;酸浸應用較廣,氨浸限於處理含鈣鎂較高的結合性氧化礦。處理硫化礦多用硫酸化焙燒-浸出或者直接用氨或氯鹽溶液浸出等方法。
(1)硫酸化焙燒-浸出法是將精礦中的銅轉變為可溶性硫酸銅溶出;
(2)氨液浸出法是將銅轉變為銅氨絡合物溶出,浸出液在高壓釜內用氫還原,製成銅粉,或者用溶劑萃取-電積法制取電銅;氯鹽浸出法是將銅轉變為銅氯絡合物進入溶液,然後進行隔膜電解得電銅。
氧化銅礦酸浸法流程
氧化銅礦一般不易用選礦法富集,多用稀硫酸溶液直接浸出;所得溶液含銅一般為1~5克/升,可用硫化沉澱、中和水解、鐵屑置換以及溶劑萃取-電積等方法提取銅。近年來,萃取-電積法發展較快。其主要過程包括:
(1)用對銅有選擇性的肟類螯合萃取劑(Lix-64N,N-510,N-530等)的煤油溶液萃取銅,銅進入有機相而與鐵、鋅等雜質分離。
(2)用濃度較高的H2SO4溶液反萃銅,得到含銅約50克/升的溶液。反萃後的有機溶劑,經洗滌後,返回萃取過程使用。
(3)電積硫酸銅溶液得電銅,電解後液返回用作反萃劑。生產流程見圖3。
硫化銅精礦焙燒浸出法
硫化銅精礦經硫酸化焙燒後浸出,得到的含銅浸出液,經電積得電銅。此法適於處理含有鈷、鎳、鋅等金屬的硫化銅精礦,但銅的回收率低,回收貴金屬較困難,電能消耗大,電解後液的過剩酸量須中和處理,所以一般不採用。
從貧礦石和廢礦中提取銅
銅礦開採後坑內的殘留礦、露天礦剝離的廢礦石和銅礦表層的氧化礦,含銅一般較低,多采用堆浸、就地浸出和池浸等方法,浸出其中氧化形態的銅,而所含硫化銅則利用細菌的氧化作用,使之溶解(見細菌浸取,浸取採礦法)。浸出液中的銅可用鐵置換得海綿銅,或者用溶劑萃取-電積法制取電銅。幾種貧礦石、廢礦石的浸出條件和生產規模見表3。
參考書目
昆明工學院冶金繫有色金屬冶煉教研組譯:《銅提取冶金》,冶金工業出版社,北京,1980。(A.K.Biswas,W.G.Davenport, Eхtractive Metallurgy of Copper, 1st ed., Pergamon,Oxford,1976.)
趙天從主編:《重金屬冶金學》,冶金工業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