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光電子器件

[拼音]:shizhong shengli xiaoying

[英文]:physiological effect of weightlessness

失重引起人體的生理反應。失重是物體有質量而不表現重量的一種特殊的力學現象。飛機作拋物線飛行時會出現幾秒至幾十秒的失重,航天器在軌道上執行時失重時間長達數日、數月甚至數年。失重是航天醫學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失重對航天員生活的影響

人長期生活在地面有重力的環境裡,一旦進入失重環境,就會感到生活習慣不適應。為此,對航天員的生活須採取各種措施:為航天員設計緊身服裝,因為肥大的衣服會漂浮起來;對座艙中的物品加以固定,避免自由漂浮;食物塊破碎或表面掉下的粒屑,會飛揚起來,鑽進航天員的眼睛、鼻子,甚至吸入氣管,引起生命危險,因此航天食品要做成塊狀,一口一塊;飲水時要用管子通入口中,防止水珠進入氣管;洗漱濺水,須用吸水器吸乾,以防止水珠聚積在空中,造成危害;航天員睡覺須用帶子或睡袋把自己捆住;在失重條件下行走時,航天員須穿用帶鉤的鞋子,能掛住網格狀的地板(天花板)。

失重對人體的生理影響

人長期在地面重力場內生活,地球重力吸引血液向下流動。在失重環境中,血液重新分配,下肢血量減小,頭部血量增多,航天員的收縮壓一般比飛行前升高2000~2666帕(15~20毫米汞柱),平均動脈壓升高1333~1600帕(10~12毫米汞柱),靜脈壓也上升,舒張壓則下降。失重使流體靜壓梯度消失,中心靜脈壓裹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6732.html' target='_blank' >託姆墾沽υ黽櫻碳ふ廡┎課壞娜蓴?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1/244714.html' target='_blank' >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排尿量增加和水分及血漿量減少(約10%)。尿中排出的鈉、鉀離子增加。在失重環境中,人體骨骼受力減少,時間一久,肌肉萎縮,骨骼也會變得鬆脆,特別是失重會引起骨骼內鈣、磷鹽的喪失,使航天員返回地面後變得軟弱無力。失重還會引起紅血球減少(8%~17%),白血球增加,T淋巴細胞減少,免疫能力減退。在失重環境中,大多數航天員還會發生前庭-植物神經反應,引起航天運動病和空間定向障礙,出現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暈眩,影響工作能力。這種症狀常在航天的頭一週內發生,隨後症狀消失。

失重的預防措施

防止失重對航天員的不良影響,需採取綜合措施:航天員訓練,合理的作息制度,合理的飲食和營養,體育鍛煉和藥物預防。航天員應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食用含鉀、鈉、鈣離子豐富的食品,返回前飲用鹽水,以補充水分,增加迴圈血量,提高定位耐力;在航天中加強體育鍛煉。

航天員返回地面以後,經過數天至一個月,失重所造成的各種生理反應便可以全部消失,身體機能就會逐步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