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

[拼音]:Taihu shuilishi

[英文]:history of Taihu Lake water conservancy

太湖流域北到長江,南到錢塘江,東至海,西至石臼、固城等湖。隋唐以前多開發湖西塘堰灌溉及湖北邊的水運(見圖)。唐中期以後湖東多水地區的塘浦及圍田迅速發展,形成河網化地區;但向江海排水的問題更為突出,成為宋元以後近千年的治水重點。同時海塘、江塘工程也迅速開展(見中國海塘史)。太湖流域的水利發展可分四個時期。

早期開發

先秦及秦漢時期(221年以前)。這一時期各類水利事業文字記載雖少,但水利事業已開始發展,並顯示出多雨多水地區的特點。

航運

相傳商末吳泰伯曾開泰伯瀆。春秋後期修胥溪、胥浦、蠡瀆等。吳王夫差時水運已可自錢塘江通長江,太湖向西通長江可能有中江水道等。秦漢時江南運河已初步形成。

塘堰

最早的塘堰是東漢熹平二年(173)餘杭縣(舊治在今杭州西)縣令陳渾於縣南修上下二湖,名南湖,蓄苕溪水灌田千頃。唐代重修,後代經常維修,近代逐漸淤廢。

第一次大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220~589)。這時太湖水利發展迅速,重點仍是航運及灌溉。

水道渠化

三國吳開破岡瀆,始有堰埭記載。東晉南北朝時,大量修建,渠化河道,堰埭過船常用畜力拖拉。當時河道上公私堰埭都大量修築,過船收費,形成一種苛捐雜稅,樑代曾明令毀廢不少。

塘堰灌溉

本時期的塘堰灌溉大量發展。三國吳曾在海昌(今海寧)開發水利屯田。相傳赤烏二年(239)還修過句容西南的赤山湖。永安三年(260)曾開丹陽湖田,築浦裡塘,因工程量大未成功。西晉開練湖灌溉。東晉中原人口大量南遷,江南農業和水利加速開發。大興四年(321)築新豐塘(在今鎮江東南35裡)灌田800頃。相傳東晉時還修過湖州荻塘,灌田1000頃。劉宋時建湖州吳興塘,溉田2000頃。長興西南15裡的西湖亦開於南朝時,灌田3000頃。南齊建元三年(481)蕭子良曾提出南京以南各縣舊塘堰很多,整修後可墾荒熟田8554頃。

排水

劉宋時出現太湖排澇工程。 元嘉二十二年(445)吳興人姚嶠因吳興常鬧水災,經過20年的調查研究,提出由苧溪向東南開渠排水入杭州灣的方案,工程未成功。到樑中大通二年(530)又大致根據原建議施工,收到一定效果。

河網化及圍田發展期

隋唐至南宋時期(589~1279)。河網圍田是太湖最見特色的水利。塘浦河網包圍的田塊,即形成圍田,後又稱圩田(見圩垸)。塘浦入江或入海口門常建閘控制。太湖東部多水區及西部丹陽、石臼等湖區河網圍田規模最大。

河網的構築

太湖區的河網由縱浦橫塘水道構成。先秦的固城圩,孫吳的浦裡塘是否河網形成的圩田或最早的塘浦,只能從名字上猜測,唐中葉才有河網修建及圍田的確切記載。廣德元年(763)開浙西(太湖流域)屯田水利三處。其中嘉興一處最大,當時開挖溝渠,修築塘岸。自太湖至海邊曲折一千多裡構成能灌、能排、能通船的河網系統,形成縱有浦,橫有塘,岸上有路,水內有船,故交通十分便利。

骨幹塘浦的開浚

太湖流域排水入海,古有三江之說,但解釋不一。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中有松江(吳淞江),東南有東江,東北有婁江,最重要的是吳淞江。這些天然水道是塘浦的骨幹。人工所開大渠如隋代之江南運河也是骨幹,而且縱貫南北,對治理太湖有重要影響。唐中葉以後陸續開了幾條塘浦。如元和中(806~820)開:元和塘自蘇州至常熟長90裡;常州西北的孟瀆長41裡,引江水南通運河,可以通航並溉田4000頃,後為通江運道之一;無錫的泰伯瀆長80裡。還有長慶中(821~824)開海鹽縣古涇約三百條。太和七年(833)開漢塘等。

北宋治水規劃

五代吳越政權在蘇州設撈淺軍七八千人,導河築堤,經常維修。北宋初曾一度放鬆,後亦常有興修,熙寧時(1068~1077)大興水利。崑山人郟亶提出蘇州的水土治理規劃,指出太湖下游舊有塘浦遺蹟,每五、七裡有一縱浦,七裡、十里有一橫塘,中間形成圩田。他列出塘浦舊跡260多條,其中水田區共四項130多條,旱田區三項130多條。主張先治田:旱田高,要開深浦引江海水入浦,提水溉田,並設斗門控制;水田低,要築高大圩岸。後治塘浦:水田要高堤岸,寬塘浦,擁高水位,逼水流歸江海;旱田因入江海的水位高也有利於提水。他曾主持實施,由於反對的人頗多,中途停工。

元祐四年(1089)宜興人單鍔提出治理水災的意見,主張上游阻截西面永陽江(青弋江支流)流域東流入太湖的水,即在胥溪恢復舊有五堰;中游開宜興、常州等地的溝瀆,分水北流入江;下游開吳江堤岸(唐元和時所修吳江塘路),改為千座橋樑,疏引塘浦洩水入海。徽宗時郟僑、趙霖等主張開浚塘浦,築圩裹田,河口建閘控制等三項,是北宋多數人的意見。趙霖等實際興工的為開塘浦及大修蘇州、湖州、秀州(今嘉興地區)水田圩岸,圍湖為田等。

宋以後大量圍田

南宋至元繼續圍湖造田,南宋淳熙十年(1183)已有圍田1489處,元延祐四年(1317)蘇州路就有9929處。圍田一般無全面規劃,盲目圍墾太多,形成旱時缺蓄水引灌,澇時無排水出路。政府屢次下令禁止新圍,但圍田仍不斷增加,於是有廢田還湖及墾湖為田的爭議。

以排水為主的治理期

元代至民國時期(1279~1949),太湖地區多雨,農業發達,澇災較多。自元代至明清疏浚排水工程最為重要,總計大小工程不下三四千次。

疏浚排水

疏浚吳淞江干支次數最多,元代疏浚不下百次,以任仁發在大德、泰定時兩次浚吳淞江干支水道規模最大。

明代疏浚工程規模最大的為永樂元年(1403)夏原吉治水,始開黃浦江為主要排水道,代替了吳淞江,並引吳淞江水通瀏河。其次有:正統(1436~1449)中、天順四年(1460)、弘治七年(1494)、正德十六年(1521)、嘉靖二十三年(1544)、隆慶三年(1569)、萬曆五至八年(1577~1580)等各次修浚。此外小規模的疏導不下千餘次。洩水主要走黃浦、白茆、瀏河等干支水道,但疏浚吳淞江水道次數仍最多。

清代大小疏浚不下兩千多次,吳淞江已不如前代重要。黃浦江比較通暢,吳淞江和白茆、瀏河、七鴉浦等水道雖經常修浚,但日益淺狹。較大工程有:康熙中有4次;雍正五至九年(1727~1731)普遍修太湖水利;乾隆中次數最多,以二十八年(1763)工程最大;嘉慶中兩次;道光中陶澍、林則徐、陳鑾等大修江浙水利。自道光四年(1824)起,連年施工;同治以後至民國也屢次修浚。

治水總結

清人總結宋元以來治理太湖流域辦法不外五項:

(1)控制上源及中游,如高淳修五堰、東壩等防堵西水;杭州修長河堰等防南水;蘇州修望亭堰等防北水並分引入江。

(2)下游分疏入江通海,如東開吳淞江、黃浦、瀏河;北開白茆、七鴉浦等。

(3)修縱浦橫塘構成河網,調蓄水流。

(4)修圍岸,築成圩田並設定斗門控制排灌。

(5)塘浦通江、通海口門建閘,引攔潮水並防止泥沙,便於排洩。

在太湖流域於清末以後出現較早的新技術有機械疏浚,民國時的機電排灌在全國是最早的。

參考書目

歸有光:《三吳水利錄》,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王鳳生輯:《浙西水利備考》,重刻本,浙江書局,杭州,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