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鎳、鈷工業
[拼音]:Beijing Cheng
[英文]:Beijing City
中國明(從1421年起)清兩代和民國初期建都於此。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改建和擴建而成的,清代沿用並有所增修。
明清北京城在規劃思想、佈局結構和建築藝術上繼承和發展了中國曆代都城規劃的傳統,在中國城市建設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沿革
明朝1368年開國,建都南京;後於洪武四年(1371)將元大都改稱北平。明永樂元年(1403)決定升北平為都城,稱北京。永樂四年動工,永樂十五年興建宮殿,永樂十九年由南京遷都北京。建設過程中,共集中全國的匠戶27000戶,動用工匠20~30萬人,徵發民夫近百萬。明亡後,清王朝仍建都北京。清初由於火災和地震,宮殿多數被毀壞,北京現存宮殿大多是清代重修的,佈局則尚存明制。
城郭
明北京城包括內城和外城。內城的東西牆仍是元大都的城垣;洪武四年將元大都城內比較空曠的北部放棄,在原北城垣以南5公里處另築新垣(即今德勝門、安定門一線);永樂十七年又將南垣南移一里(即今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一線)。這樣形成的內城,東西長6635米,南北長5350米。嘉靖年間(1522~1566)在內城南垣以外發展出大片居民區和市肆。為加強城防,修築了外城牆,形成外城。外城東西長7950米,南北長3100米。原計劃在內城東、西、北三面也修建外城牆,但限於財力,終明之世未能實現。清朝因同北方少數民族關係友好,無須再建外城。這樣就使明清北京城的平面輪廓呈凸字形(圖1)。北京城人口在明末已近百萬,清代超過百萬。
佈局
明北京城的規劃貫穿禮制思想,繼承了中國曆代都城規劃的傳統。主要體現在:
功能分割槽
宮城(紫禁城)居全城中心位置,宮城外圈套築皇城,皇城外套築內城,構成三重城圈。宮城內採取傳統的“前朝後寢”制度,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6564.html' target='_blank' >賈米嘔實厶⒕幼〉墓液陀ㄔ啊9悄廈徘胺攪講嗖賈曼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7523.html' target='_blank' >太廟和社稷壇,再往南為五府六部等官署。宮城北門外設內市,還佈置一些為宮廷服務的手工業作坊。這種佈置方式完全承襲了“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傳統王城形制。
居住區分佈在皇城四周。明代分為37坊,清代分為10坊。坊只是城市地域上的劃分,不具裡坊制的性質(見長安城)。居住區結構同大都城相仿,以衚衕劃分為長條形的住宅地段。內城多住官僚、貴族、地主和商人;外城多住一般平民。清初滿族住內城,漢族及其他民族多居外城。
商業區的分佈密度較大。明代在東四牌樓和內城南正陽門外形成繁榮的商業區。由於行會的發展,同行業者相對集中,在現今北京街名中也有所反映,如米市大街、豬市大街和菜市口、磁器口等。城內有些地區形成集中交易或定期交易的市,例如東華門外的燈市在上元節前後開市10天。還有廟會形式的集市,清代定期的集市有五大廟會,外城有花市集、土地廟會,內城有白塔寺、護國寺、隆福寺廟會。此外還有固定的商業街,如西大市街。清代商品運輸主要靠大運河,由城東通往通州的運河碼頭較便捷,因而倉庫大多在東城。
建築佈局
運用中軸線的手法。這條軸線南端自永定門起,北端至鼓樓、鐘樓止,全長8公里,是佈局結構的骨幹。皇帝所居的宮殿及其他重要建築都沿著這條軸線佈置。中軸線南段自永定門起,向北到正陽門,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大道兩側佈置了天壇和先農壇兩組建築群。從正陽門北向經過大清門(明朝原稱大明門),即入“T”字形的宮前廣場。 廣場南部收縮在東西兩列千步廊之間,形成一條狹長的通道;廣場北部向左右兩翼展開。廣場北面屹立著莊嚴巨集偉的天安門,門前點綴著漢白玉的金水橋和華表。進天安門,經過端門、午門和太和門即為六座大殿(清代重修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三殿和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殿),這六座形式不同的宮殿建築和格局各異的庭院結合在一起,佔據中軸線上最重要部位(見紫禁城宮殿)。在紫禁城正北,矗立著近50米高的景山,是全城的制高點。在景山北,經過皇城的北門──地安門,抵達中軸線的終點──鼓樓和鐘樓。北京城的整個建築佈局在中軸線上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整齊嚴謹,端莊巨集偉。(圖2)。
道路系統
明清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擴建,形成方格式(棋盤式)道路網,街道走向大都為正南北、正東西。城內主要幹道是宮城前至永定門的大街和宮城通往內城各城門的大街。外城有崇文門外大街、宣武門外大街以及聯結這兩條大街的橫街。由於皇城居中,所以內城分成東西兩部分,東西向交通受到一些阻隔,方格式路網中出現不少丁字街。
園林配置
明代主要宮苑如紫禁城以西的西苑,是利用金元時期以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和瓊華島為中心的離宮舊址擴建而成。明初還在太液池南端開鑿了南海。清代繼續擴建以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為中心的宮苑;大片的園林水面和嚴謹的建築佈局巧妙結合,堪稱傑作,直至今日仍是北京城市中心地區園林綠化的基礎。清代還在西北郊興建大批宮苑,包括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後稱頤和園)等。這些宮苑,各具特色,形成環境優美的風景地帶。清代內城許多貴族府第還有私家宅園(見北京宅園)。
給水排水
城市一般居民飲水主要靠人工鑿井,在幾條衚衕之間有一兩口水井。元代開闢了西北郊白浮泉新水源,又把玉泉山的泉水引入大都城內,為宮廷和園林(以及大運河)供水。至明代,因渠道失修,白浮泉斷流,城市水源枯竭,只靠玉泉山泉水流經甕山泊注入城內積水潭,其中一支流入太液池。到清代開拓甕山泊成為昆明湖,增加了濟漕和園林的水源。
明清北京城的排水系統也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紫禁城內的排水溝渠自成獨立系統,除地下暗溝外,還有明渠──內金水河。護城壕既有防禦作用,也是城內供水和排洪洩汙的明渠。德勝門外西水關是從護城壕引水入關的上游,前三門外的護城壕則是城內主要溝渠排水洩汙的下游。城內主要溝渠有大明壕、東溝、西溝以及東長安街御河橋下溝等。這些溝渠都順地勢,自北向南流去。外城有龍鬚溝、虎坊橋明溝和正陽門東南三里河等溝渠,都起著排洩前三門護城壕餘漲的作用,實際上是內城排水系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