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導航系統

[拼音]:feilizi biaomian huoxingji

[英文]:non-ionic surfactant

其分子溶於水後,不發生電離的一類重要表面活性劑,其顯示錶面活性的部分不是離子。這類表面活性劑分子中的親油基常是碳原子數為 8~18的烴鏈(可以是脂肪族或芳香族),親水基常是在水中不電離的羥基或聚氧乙烯基。這些親水基的親水性較弱,因此,須有足夠數量的親水基才能使整個分子具有水溶性,否則就屬於油溶性,在水中呈乳化或分散狀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於水或有機溶劑中,呈中性的分子或膠束狀態。它在酸性、鹼性及電解質的溶液中均較穩定,並可與任何種類的表面活性劑配合使用,而不生成沉澱。它通常為100% 的活性物,不含鹽及水分。產品多呈液體或漿狀,少數是固體。

按親水基類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主要分為聚氧乙烯型和多元醇型兩大類,前者自德國法本公司1930年生產以來,發展很快。

聚氧乙烯型

用含有活潑氫原子的親油基原料和環氧乙烷進行加成反應而製成。凡含有-OH、-COOH、-NH2、-CONH2等基團的親油基原料,由於其中的氫原子是化學活潑的,容易與環氧乙烷發生加成反應,生成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劑。如:

加成環氧乙烷的反應常需少量氫氧化鈉作為催化劑。目前,工業上常用的含活潑氫原子的親油基原料有:脂肪醇、烷基酚、脂肪酸、脂肪胺及脂肪醯胺、油脂、山梨醇和蔗糖等。加成的環氧乙烷分子數越多,則加成物的水溶性越強。原因是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劑分子中醚鍵的氧原子與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易形成氫鍵,增強了表面活性劑分子的水溶性。這樣形成的氫鍵較弱,當升高溫度或有鹽類存在時,結合的水分子逐漸脫落,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性隨之減弱,原先透明的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甚至會變成白色混濁的乳狀液。溶液開始呈現混濁時的溫度,稱為濁點。濁點是專門用於表示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平衡值(即HLB)的技術特性指標。當溫度下降到濁點以下時,乳狀液又恢復透明。對於親油基相同的表面活性劑,凡是環氧乙烷加成分子數越多,親水性就越強,濁點隨之上升。對於親水基中環氧乙烷加成分子數相同的表面活性劑,凡是親油基中碳原子數越多,親油性就越強,濁點隨之下降。

市場銷售的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劑中,以高階脂肪醇和烷基酚的環氧乙烷加成物為最重要。所用的高階醇有椰子油還原醇、十六醇、油醇和鯨蠟醇等;所用的烷基酚有:壬基酚、辛基酚、辛基甲酚等。由這些原料可以製得由弱(濁點在室溫左右)到強(濁點大於 100℃)親水性加成物。環氧乙烷加成分子數,可有幾個到幾十個不等,如商品名為“平平加O”的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劑,常用作紡織染整過程的勻染劑和乳化劑,是由C12~C16的高階脂肪醇加成15~22個環氧乙烷分子而成的。

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劑大多溶於水,主要用作洗滌劑、勻染劑、乳化劑、消泡劑等。因效能優良,用途廣泛,原料豐富(來自石油),成本低,重要性日益增大。如聚醚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劑,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環氧丙烷和環氧乙烷。聚醚的親油基是聚氧丙烯,分子量在1000~2500;親水基是聚氧乙烯基。聚醚作為消泡劑、破乳劑和乳化劑,廣泛應用於製藥、採油及食品等工業。

多元醇型

由含有多個羥基的多元醇、烷基醇胺或糖類與高階脂肪酸生成的酯類或醯胺類化合物:

其中凡親油基和親水基是由酯鍵相連線的,容易發生水解反應;如將酯鍵代以醯胺,則不易水解,較穩定。工業上常用的含多羥基的化合物有:甘油、季戊四醇、山梨醇、乙醇胺、異丙醇胺、蔗糖等。高階脂肪酸(C12~C18的酸)如月桂酸、椰子油脂肪酸、十四酸、棕櫚酸、油酸、硬脂酸等。例如商品名為斯盤的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劑,就是由山梨醇與脂肪酸,經酯化生成的各種失水山梨醇酯。斯盤的水溶性很小,如在其分子中的羥基上再加環氧乙烷,則水溶性明顯提高。斯盤的環氧乙烷加成物商品名為吐溫。

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劑主要用作食品、化妝品的乳化劑、穩泡劑、纖維油劑和柔軟劑。

參考書目

M.J.Schick,Non-ionic Surfactants.Marcel Dekker,New York,1967.

參考文章

籍疏水花菁染料的熒光突變測定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廢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