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試驗

[拼音]:zhuke

[英文]:bamboo carving

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動植物形象,或在竹材、竹器上雕刻文字、圖畫等,通常也指用竹根、竹材、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藝品。

竹材不宜長久儲存,所以古代的竹刻工藝品現存較少。現知最早的竹刻是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彩漆龍紋竹勺。日本奈良正倉院珍藏有中國唐代的人物、花鳥紋留青竹刻。竹刻發展成為獨立的工藝美術門類則是在明代中葉。明代竹刻主要產於江蘇嘉定(今屬上海)。竹刻嘉定派的首創者是朱鬆鄰。其子朱小松(名纓)、孫朱三鬆(名稚徵)都善長竹刻。朱小松的代表作品有上海博物館珍藏的“劉阮入天台圖香筒”。朱三鬆的代表作品有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窺簡圖筆筒”和圓雕殘荷筆洗。此後,嘉定成為中國竹刻之鄉。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金元鈺所著《竹人錄》共收入嘉定竹刻家就有六、七十人之多。明代另外兩位竹刻名家是金陵(今南京)的濮澄和張希黃。濮澄作品的特點是不注重精雕細琢,只就竹材的天生形態,稍加鑿磨,即得自然之趣。張希黃專刻留青,擅長以竹青皮層保留的多少來取得畫面深淺,明暗變化,如同傳統繪畫中墨分五色的效果,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其代表作品有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珍藏的“樓閣山水筆筒”。清初至乾隆年間(1644~1795),嘉定竹刻的名家有吳之璠、封錫祿、周顥、潘西鳳等人。吳之璠擅長圓雕、深浮雕、淺浮雕等多種技法,尤以被人稱為“薄地陽文”的淺浮雕乃前所未有,在竹器表面雖凸起不高,但層次變化微妙,而且佈局得當,突出刻畫主題,餘外則不施雕飾,任其光素,或稍加勾勒,作品精練而意境深遠,其傳世作品有“滾馬圖筆筒”、“牧牛圖筆筒”等。封錫爵及其弟錫祿、錫璋三人皆工刻竹。封錫祿繼承朱鬆鄰的藝術風格,擅長圓雕,以新奇見勝,其代表作品有上海博物館珍藏的竹根雕刻“羅漢”。他將羅漢睏倦思伸,呵欠忽作的一剎那神態盡攝刀下。周顥是位繪畫兼竹刻的名家,他的作品特點是借鑑南宗畫派的繪畫技法,追求筆墨趣味,用刀如用筆,山水竹石,乃其所長,輪廓皴擦,多以一刀刻就,樹木枝幹以鈍鋒一剔而成,在當時被譽為“畫手所不得到者,能以寸鐵寫之”。傳世的“鬆壑雲泉圖筆筒”是他的代表作品。潘西鳳擅長淺刻、留青等技法,作品風格樸實自然,如利用擠扁了的畸形竹材製成臂擱,僅在其上鐫刻銘文,不多加雕飾。有時只取埋在土裡的幾節竹根,稍加裁切揩磨,便製成筆筒。清代晚期,竹刻過於追求繪畫的筆墨效果,雕刻技法多限於淺刻、淺浮雕。因此,圓雕、深浮雕、透雕等技法逐漸失傳。當時的竹刻家大多不能自己設計畫稿,必須由書畫家代筆,從而使竹刻工藝逐漸衰落。

20世紀以來,中國竹刻集中在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四川等地,其中廣東南雄以竹根雕刻著名,湖南邵陽、浙江黃岩、四川江安以貼黃著名。近現代竹刻名家以金紹坊(號西崖)技藝最精,尤其是他同畫家金城(號北樓)合作的作品,推陳出新,出人意想,並著有《刻竹小言》,書中闡述的竹刻理論及其技法甚為精闢。此外,竹刻名家還有上海的支慈庵、徐素白,江蘇常州的白士風、徐秉方、範遙青等。

中國竹刻分竹根雕刻、留青、貼黃等。竹根雕刻是利用竹根的天然形狀和節疤等特點,略加雕鑿,刻成人物等,或製成器物。留青是保留竹材外表的青色皮層,在皮層上雕刻花紋。貼黃是將竹材內壁約2mm的黃色表層,經加工後貼上在器物上,然後進行雕刻。中國竹刻的技法主要有圓雕、透雕、深浮雕、淺浮雕、留青、深刻、淺刻等(見雕塑工藝品)。中國竹刻在藝術上借鑑國畫、書法、金石、版畫等手法,融各種藝術於一體,同時配以詩詞等,風格清新而雅緻。竹刻的品種以日用品為主,有茶葉盒、筆筒、牙籤筒、花瓶、煙具、中國象棋、國際象棋、糖果盒、相片架等。

參考書目

王世襄著:《竹刻藝術》,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