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斯喀特鐵路隧道

[拼音]:yaogan

[英文]:remote sensing

遠距離測量星球表面物體所幅射或反射的電磁波強度在時間、空間、頻率和極化上的分佈,以獲取它們的參量資訊的綜合性技術。遙感的基本原理是:太陽和各種人造能源可輻射各種波長的電磁波,而地面上的一切物體,如土地、水流、森林、農作物、金屬物體和空氣等,只要溫度不處於絕對零度,就能反射、輻射和吸收電磁波。但對哪個波長範圍的電磁波最為敏感,以及能反射和吸收到怎樣程度,則取決於物體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物體的這種反射、輻射和吸收電磁波的特性稱為物體的波譜特性。如果事先知道物體的波譜特性,再將遙感儀器測得的波譜資訊與之比較,即可區別物體的種類與狀態。

現代遙感系統主要由空間分系統與地面分系統組成。空間分系統包括遙感平臺、遙感感測器和人工輻射源。地面分系統包括地面跟蹤與接收系統、資料處理和影象處理系統。遙感感測器收集與傳送遙感物件的參量資訊。人工輻射源將這些參量資訊資料傳送到地面站。遙感平臺是指運載工具。氣球、飛機和人造衛星都可以用作遙感平臺,由於遙感平臺是指航空動載工具或航天運載工具的不同,因而有航空遙感和航天遙感之分。地面分系統將接收到的遙感資料進行預處理及影象處理,並進一步提取有用資訊以供應用。

遙感技術誕生於19世紀50年代。1856年法國攝影師F.圖納雄在巴黎上空利用氣球攜帶照相機在可見光波段進行空間成像遙感。1942年用假彩色紅外膠片進行空中攝影成功。1960年研製成微波合成孔徑成像雷達。為了擴大每張照片的覆蓋面積,遙感平臺逐漸由氣球、飛機轉移到人造衛星上,並採用電視攝像機、返束視像管攝像機和多返束視像管攝像機等作為遙感感測器。1972年7月23日美國發射的“陸地衛星”1號上帶有一部由三個返束視像管組成的攝像機和一部多光譜攝像機組成的攝像系統,一張照片的覆蓋面積為185公里×185公里。此後遙感感測器又從近紅外發展到遠(熱)紅外波段,製成熱紅外掃描器,可用於追蹤地面點熱源。為了考慮能全天候使用,各種微波遙感感測器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983~1984年美國在太空梭上使用微波成像雷達取得成功。中國於50年代開始運用航空測量技術,70年代中期發展遙感技術,已研製成可見光、紅外和微波感測器。上表列出常用的遙感感測器。

遙感在軍事、氣象、水文、地質、環境監測、農業和林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應用,並已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在地質方面可用於研究地質構造、找礦、區域地質填圖和地層動態地圖的繪製等。在農業和林業中可用於農林資源的調查、生產管理、收成預估、自然災害監視和土地利用等。在水文調查中可用於冰雪研究、洪水預報、河口研究、海洋帶的動態變化和水深測量、海流流向和海上冰山活動等。在環境監測中可用於對水、大氣、地面汙染的監視。在軍事上可用於對軍事基地、港口、軍事調動、導彈靶場和武器試驗進行監測。在氣象方面可用於測量地球平均溫度、地表溫度、短波輻射、大氣垂直溫度的推算,拍攝全球雲層覆蓋圖及雨量和災害的預報等方面。

參考文章

大氣汙染遙感環保百科什麼是無人機遙感?環保百科遙感RemoteSensing地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