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編機

[拼音]:turang wuran dui jiankang de yingxiang

[英文]:health effects of soil pollution

土壤是人類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生態系統物質交換和物質迴圈的中心環節。它是各種廢棄物的天然收容和淨化處理場所。土壤汙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收容的有機廢棄物或含毒廢棄物過多,影響或超過了土壤的自淨能力,從而在衛生學上和流行病學上產生了有害的影響。

汙染物及其來源

土壤汙染物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病原體,包括腸道致病菌、腸袋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3383.html' target='_blank' >蘭納媯ㄈ涑媛眩⒐扯寺菪濉⑻烤腋司⑵粕朔綹司⑷舛靖司⒚咕筒《鏡取K侵饕醋勻誦蠓啾恪⒗⑸釵鬯鴕皆何鬯取S夢淳蘚淼娜誦蠓啾恪⒗齜柿希蛑苯佑蒙釵鬯喔擾┨錚薊崾僱寥朗艿講≡宓奈廴盡U廡┎≡迥茉諭寥樂猩娼銑な奔洌緦〖哺司茉諭寥樂猩 22~142天,結核桿菌能生存一年左右,蛔蟲卵能生存315~420天,沙門氏菌能生存35~70天。另一類是有毒化學物質,如鎘、鉛等重金屬以及有機氯農藥等。它們主要來自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以及農業上大量施用的農藥和化肥。第三類是放射性物質,它們主要來自核爆炸的大氣散落物,工業、科研和醫療機構產生的液體或固體放射性廢棄物。它們釋放出來的放射性物質進入土壤,能在土壤中積累,形成潛在的威脅。由核裂變產生的兩個重要的長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是90鍶(半衰期為 28年)和137銫(半衰期為30年)。空氣中的放射性90鍶可被雨水帶入土壤中。因此,土壤中含90鍶的濃度常與當地降雨量成正比。此外,90鍶還吸附於土壤的表層,經雨水沖刷也將隨泥土流入水體。137銫在土壤中吸附得更為牢固。有些植物能積累137銫,因此,高濃度的放射性137銫,能隨這些植物進入人體。當土壤被病原體、有毒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汙染後,便能傳播疾病,引起中毒和誘發癌症。

危害

被病原體汙染的土壤能傳播傷寒、副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這些傳染病的病原體隨病人和帶菌者的糞便以及他們的衣物、器皿的洗滌汙水汙染土壤。通過雨水的沖刷和滲透,病原體又被帶進地面水或地下水中,進而引起這些疾病的水型暴發流行。因土壤汙染而傳播的寄生蟲病(蠕蟲病)有蛔蟲病和鉤蟲病等。人與土壤直接接觸,或生吃被汙染的蔬菜、瓜果,就容易感染這些蠕蟲病。土壤對傳播這些蠕蟲病起著特殊的作用,因為在這些蠕蟲的生活史中,有一個階段必須在土壤中度過。例如,蛔蟲卵一定要在土壤中發育成熟,鉤蟲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孵出鉤蚴才有感染性等。

結核病人的痰液含有大量結核桿菌,如果隨地吐痰,就會汙染土壤;水分蒸發後,結核桿菌在乾燥而細小的土壤顆粒上還能生存很長時間。這些帶菌的土壤顆粒隨風進入空氣,人通過呼吸,就會感染結核病。

有些人畜共患的傳染病或與動物有關的疾病,也可通過土壤傳染給人。例如,患鉤端螺旋體病的牛、羊、豬、馬等,可通過糞尿中的病原體汙染土壤。這些鉤端螺旋體在中性或弱鹼性的土壤中能存活幾個星期,並可通過粘膜、傷口或被浸軟的面板侵入人體,使人致病。炭疽桿菌芽孢在土壤中能存活幾年甚至幾十年;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桿菌、肉毒桿菌等病原體,也能形成芽孢,長期在土壤中生存。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桿菌來自感染的動物糞便,特別是馬糞。人們受外傷後,傷口被泥土汙染,特別是深的穿刺傷口,很容易感染破傷風或氣性壞疽病。此外,被有機廢棄物汙染的土壤,是蚊蠅孳生和鼠類繁殖的場所,而蚊、蠅和鼠類又是許多傳染病的媒介。因此,被有機廢棄物汙染的土壤,在流行病學上被視為特別危險的物質。

土壤被有毒化學物汙染後,對人們的影響大都是間接的,主要是通過農作物、地面水或地下水對人體產生影響。在生產過磷酸鈣工廠的周圍,土壤中砷和氟的含量顯著增高;鉛、鋅冶煉廠周圍的土壤,不僅受到鉛、鋅、鎘的嚴重汙染,而且還受到含硫物質所形成的硫酸的嚴重汙染。任意堆放的含毒廢渣以及被農藥等有毒化學物質汙染的土壤,通過雨水的沖刷、攜帶和下滲,會汙染水源。人、畜通過飲水和食物可引起中毒。

土壤被放射性物質汙染後,通過放射性衰變,能產生α、β、γ射線。這些射線能穿透人體組織,使機體的一些組織細胞死亡。這些射線對機體既可造成外照射損傷,又可通過飲食或呼吸進入人體,造成內照射損傷,使受害者頭昏、疲乏無力、脫髮、白細胞減少或增多,發生癌變等。

20世紀70年代以來,通過對致癌物質的研究,還發現許多工業城市及其近郊的土壤中含有苯並(a)芘等致癌物質。

被有機廢棄物汙染的土壤還容易腐敗分解,散發出惡臭,汙染空氣。有機廢棄物或有毒化學物質又能阻塞土壤孔隙,破壞土壤結構,影響土壤的自淨能力;有時還能使土壤處於潮溼汙穢狀態,影響居民健康。

防治

為了防治土壤汙染,主要應採取下列措施:

(1)對糞便、垃圾和生活汙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2)加強對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治理和綜合利用;

(3)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積極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

(4)積極慎重地推廣汙水灌溉,對灌溉農田的汙水,進行嚴格的監測和控制。

參考書目

WHO,Health Hazards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Geneva,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