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

[拼音]:Weihaiwei zhi Zhan

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在山東半島抗擊日軍侵犯威海衛的作戰。

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十月,日軍侵佔旅順後,其大本營鑑於渤海灣行將封凍,遂組成 2.5萬餘人的“山東作戰軍”,於十二月中陸續運抵大連,企圖與海軍相配合,進攻威海衛,殲滅北洋海軍,以利爾後進攻直隸(約今河北)。清廷因對日軍進犯方向判斷有誤,重兵集於盛京(今瀋陽)和京、津一帶,山東半島防禦薄弱。

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遙對旅順口、大連,建有拱衛渤海門戶的北洋海軍基地。北洋海軍各艦艇於旅順失陷前即撤返威海港,尚有艦艇28艘;港區陸上築有炮臺23座,安炮 160餘門,守軍16營;煙臺、酒館、榮成(今舊榮成)等處另有駐軍29營。此時,慈禧起用恭親王奕?,令其與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共籌和議。當得知日軍企圖後,始作迎戰準備,命駐威海將領以現有兵力部署防禦。李鴻章令北洋艦隊水陸相依,“有警時,丁提督應率艦出,傍臺炮線內合擊”;陸軍“固守大小炮臺,效死勿去”。

日軍為避開從威海港正面進攻,決定在榮成登陸,由陸路抄襲威海衛之背。此時,慈禧仍派張蔭桓赴日求和。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建議預作準備,在萬不得已時炸燬南岸炮臺,以免資敵;但阻於道員戴宗騫、劉超佩,未能實行。十二月二十三,日艦炮擊登州(今蓬萊),實行佯動。其山東作戰軍則從大連乘25艘艦船,於二十五日在榮成灣龍鬚島登陸。榮成僅有清軍 4營,稍事抗擊後即不支而退。二十七、二十八日,清廷接連命令北洋海軍乘間出擊,斷敵退路,但北洋海軍未出擊。二十八日,日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致勸降書與丁汝昌,遭丁拒絕。三十日,日軍分南北兩路撲向南岸炮臺。二十一年正月初一,總兵孫萬齡率部2000餘人於橋頭抗擊,阻滯南路日軍;但因北路阻擊不力,日軍迅速進至鮑家村、崮山後一帶,南岸炮臺受到嚴重威脅。初三,山東巡撫李秉衡命孫萬齡部及戴宗騫所部北岸炮臺守軍夾擊北路日軍,但戴部違令不進,孫部孤軍力戰,後退守橋頭。隨後,南路日軍佔橋頭,逼溫泉,於初五晨同北路日軍夾攻南岸炮臺。守軍英勇抵抗,丁汝昌率“靖遠”、“鎮南”、“鎮北”、“鎮西”、“鎮邊”等艦抵南岸,以艦炮火力支援守軍。日軍死傷甚眾,少將旅團長大寺安純被擊斃。戰至中午,南岸炮臺失守。隨後,日軍採取迂迴戰術,於正月初七向威海衛西部清軍孫萬齡部進攻。孫率部抵抗,後因部將閻得勝臨陣脫逃,孫部被迫撤至酒館,日軍遂佔威海衛。是夜,丁汝昌督敢死隊毀北岸炮臺。初八凌晨,日軍佔北岸炮臺。至此,坐困威海港的北洋海軍已被日軍海陸包圍。從初十開始,南岸炮臺的日軍及聯合艦隊,連續炮擊北洋艦隊,並用魚雷艇於夜間突入港內襲擊,“定遠”、“來遠”、“靖遠”、“威遠”、“寶筏”及魚雷艇兩艘被擊沉、擊毀。十三日,北洋海軍魚雷艇10艘自行從北口突圍,1艘撞毀,餘9艘的官兵棄艇逃走,艇均被掠。洋員美國人馬格祿(即J.麥克盧爾)等勸丁汝昌投降,丁嚴正拒絕,表示要戰至船歿人盡而後已。右翼總兵“定遠”管帶劉步蟾見大勢已去,服毒自盡。十七日,丁汝昌見外援已絕,突圍無望,也服毒自盡。馬格祿等又慫恿威海營務處候補道員牛昶昞,於十八日假丁汝昌名義致書請降。二十日,牛昶昞與伊東祐亨在日“鬆島”艦上籤署降約,中國在威海的所有軍艦、炮臺及軍事裝備等,全部交給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