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大工業
[拼音]:Fanyisilanzhuyi
[英文]:Pan-Islamism
主張世界各地的穆斯林聯合組成一個世界伊斯蘭國家的社會思潮。主要流行於亞洲、非洲地區一些伊斯蘭國家。
19世紀中葉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加緊向亞洲地區擴張,一些伊斯蘭國家不斷遭受侵略,逐漸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資本主義的影響日益擴大,伊斯蘭國家統治者的權力和威望受到極大損害。為了振興伊斯蘭教,拯救穆斯林,教育穆斯林認識西方及其價值,19世紀60年代曾任阿富汙首相的賽義德·哲馬魯丁·阿富汙尼首先倡導泛伊斯蘭主義。1870年他離開阿富汙,周遊西亞、北非和印度許多伊斯蘭教國家,還去過巴黎和倫敦。他宣傳泛伊斯蘭主義,號召伊斯蘭國家學習西方技術,增強自身力量,捍衛伊斯蘭世界。他在青年中影響較大,信徒日益增多。泛伊斯蘭主義的基本主張是:
(1)所有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和國家都應在哈里發的領導下組成一個世界伊斯蘭國家,伊斯蘭教徒聯合起來,共同抵禦外國侵略者;
(2)穆斯林必須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鑑別並接受有益的東西,摒棄所厭惡的東西,在伊斯蘭思想的基礎上鑄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3)全世界穆斯林聯合起來,向世界學習,尋求知識,在即將到來的艱難時代生存下去。泛伊斯蘭主義是一種民族主義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斯蘭國家對西方殖民主義入侵的反抗,有利於鞏固國家的統治和宗教上層人士的地位,得到了中小商人、手工業者以及知識分子的同情和支援,因而在西亞北非地區廣為傳播。土耳其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積極支援泛伊斯蘭主義,希圖把世界上所有的穆斯林都集結在奧斯曼帝國周圍,充任未來世界伊斯蘭國家的首領。阿富汙尼曾勸說伊朗國王仿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進行改革,但遭到拒絕。20世紀初,一些伊斯蘭國家的統治者、宗教上層人士和帝國主義者利用泛伊斯蘭主義作為維護統治和實行侵略的工具。亞非地區各伊斯蘭國家相繼取得獨立後,泛伊斯蘭主義仍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