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卡尼尼,A.

[拼音]:Dawei Zhongxin

[英文]:ōkuma Shigenobu (1838~1922)

日本近代資產階級政治家。1838年3月11日生於佐賀藩下級武士家庭。早年就讀於藩校弘道館和蘭學寮。後到長崎學習英語及有關英國政治制度等知識。曾參與藩政改革和尊王攘夷運動。1867年至京都企圖勸幕府將軍“奉還大政”,未成,受“謹慎”處分。明治維新後,歷任新政府參與、外國事務局判事、參議兼大藏大輔等職。1871年,明治政府大改組後成為中樞核心人物之一。1873~1880年擔任大藏卿,致力於造幣、鐵路和電信設施事業。他是1874年日本武裝入侵中國領土臺灣主謀者之一。1877年“西南戰爭”(見西鄉隆盛)中,兼任征討事務局長官。

1881年,自由民權運動高漲,他提出“實行政黨內閣、本年內製訂英美式憲法、兩年後開設國會”的建議,與主張“漸進”的伊藤博文等人發生矛盾。同年,薩摩藩出身的北海道開拓使長官黑田清隆決定把北海道官產廉價出售給薩摩藩出身的政商五代友厚等,大隈堅決反對。同年10月,在激烈政爭中他被免職,史稱“明治十四年政變”。1882年他創設東京專門學校(早稻田大學前身)。同年組織立憲改進黨,任總理。1888年出任黑田清隆內閣(1888~1889)外相。在與英、美等國談判修改條約問題上,被指責為“軟弱”,遭國家主義團體玄洋社成員襲擊,失去右腳。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他鼓吹把侵佔的中國土地作為日本領土。1896年3月,成立以他為首的進步黨。同年9月就任第二次鬆方正義內閣 (1896~1898)外相,次年11月辭職。1898年6月,與板垣退助聯合組織日本最早的政黨內閣,即憲政黨內閣,史稱“隈板內閣”,任首相,4個多月後因黨內矛盾而瓦解。1907年就任早稻田大學總長。1914年4月第二次組閣,同年日本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5年1月18日向中國袁世凱政府提出旨在吞併中國的“二十一條”。1916年10月被迫辭職。1887年受封伯爵,後晉升侯爵。1922年1月10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