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
[拼音]:guanfengqin
[英文]:organ
氣鳴樂器。是流傳於歐洲的歷史悠久的大型鍵盤樂器。主要用於教堂音樂。從16世紀末至18世紀下半葉,它在歐洲樂器中佔有統治地位,為當時的“樂器之王”。歐洲許多著名作曲家如J.S.巴赫,G.F.亨德爾為它寫作了多首樂曲。它在音樂藝術的發展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形制及構造
管風琴通常由音管、音栓、鍵盤、軌杆機、風箱、琴箱組成。
音管
管風琴的音管一般為哨管和簧管兩種不同發音方式的管,以哨管為主體,大都以木料製成。哨管有圓柱形管體,圓錐形管腳;管體和管腳連線處有窄長開口,稱為哨嘴。氣流通過哨嘴而發音;音隨哨管長度而定。哨管又分開管和閉管,同長度的閉管比開管音低八度。按音色分類:哨管有管風琴獨特音色的主哨管、木管音色的笛哨管以及絃樂哨管等。簧管則在圓錐形管體內安裝金屬簧片發音,主要用拍簧,音高由簧片長度確定。簧片除本身音色外,還可發出類似銅管、木管獨奏音色。規模不同的管風琴,擁有的音管數目不同。音管分排豎立於鍵盤後方,各排音管由一音栓控制。
音栓
也叫拉栓,是圓形突鈕,可拉出推進,通過軌杆機操縱滑板,控制音管;滑板上有與該排各音管對應的孔洞。標準音管排與鍵盤同度定音,用8′表示,即“8英尺”音(源於該排最低音大字組C的管長約 8英尺,約2.44米);低1或2個八度,定音稱16′或32′;高1~3個八度,定音分別稱4′、2′和1′。音栓主要有:主音栓、笛音栓、絃音栓、簧音栓、變化音栓、混合音栓、聯鍵音栓。有的管風琴還有特殊音色的音栓,如顫音音栓,控制有兩排音高稍異的音管,能發顫音;鍾音音栓能奏出敲鐘音色效果。
鍵盤
在不同規模的管風琴中,手鍵盤可有2~7排,有大鍵盤、強弱音鍵盤、伴奏鍵盤、獨奏鍵盤、回聲鍵盤,另有腳踏鍵盤。手鍵盤階梯式依層次排列在管風琴正面。每副鍵盤都有聯鍵裝置,可使其他鍵盤聯合動作。
機械裝置
19世紀前採用軌杆式機械傳動,音栓通過軌杆機帶動滑板,使滑板上的孔洞與音管對應,琴鍵通過軌杆開啟閥板,氣流通過進入音管發聲。經1860年試驗,1888年正式製成電氣式裝置,在琴鍵下安裝電路,按琴鍵時電路關閉,閥板即開,進風發聲。傳統風箱用人力操作,1915年後為電動鼓風機所代替。
效能與音色
管風琴上述部件被安置在大型琴箱內,琴箱正前方敞開,展現排列的音管;通過琴箱用以混合音管聲音,產生共鳴。管風琴每音皆由多管混合組成;最簡單的管風琴,一音也至少由3管混合發音;大型的1音多至100餘管甚至2700餘管組成。
現代管風琴的音域,手鍵盤有61個音,從C~c4,5個完整的八度;腳鍵盤有32個音,從c到g1,兩個半八度。由於音栓定音可產生比鍵盤高或低1~2個八度,因此管風琴的真正音域,能擴充套件到9個八度以上。管風琴音量洪大,氣勢雄偉,音色莊重優美並有多樣化對比,能模仿管絃樂器效果,能演奏豐富和聲。
歷史發展
傳說管風琴由潘神管(排簫)演變而來。公元前250年,古希臘工程師亞歷山德里亞的克泰西維奧斯製造出最早的水壓式管風琴,以水壓來調節供氣的均衡。當時僅有少量音管,音域很窄。這種水壓管風琴,到5世紀時仍為民間所用。另一種氣壓式管風琴在120年就有記載。中世紀早期,歐洲大陸管風琴幾乎都是教堂製造。14世紀時,音域擴大到有完整半音階的3組、音栓數目增多、結構逐漸複雜,規模變大。1361年德國哈爾伯施塔特的一架管風琴有 3層手鍵盤和由10人操縱的20個風箱,音管長約10.45米。此期間,音色獨特的精製的小型管風琴也相應發展,人們把它與大管風琴配合使用。以後,各種音色和式樣的音管更趨於完善。15世紀中葉開始使用簧管,琴鍵效能改進,可用拇指和一對手指輪奏代替拳頭擊奏。16世紀初,各國出現不同流派的製造家,推動了管風琴製造的發展。17世紀和18世紀初,管風琴進入黃金時代,制琴名師輩出。今日最大管風琴是1932年建造的美國新澤西州大西洋城議會大廳的管風琴,有音管32706支(一說32882支;最大音管長達 12.19米,管徑0.61米,最小音管只有幾釐米)、音栓1233個,音管排450組,有7層手鍵盤,19種音色。
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管風琴,在中世紀的歐洲甚為流行。一音一管,音域在1~2個八度以內,1人即可演奏。以帶懸於胸前,左手壓風囊鼓風,右手按鍵。稍大一些不易搬動的稱“定位式管風琴”或“臺式管風琴”,另需1人在琴後鼓風。全用簧管構成的小型管風琴稱為“雷格爾式管風琴”,最小型的合攏後如一本厚書,稱“聖書式雷格爾”。
歐洲復調音樂的歷史與管風琴音樂緊密相關。管風琴伴奏下的教堂聲樂,採用復調音樂形式,因而管風琴音樂最早採用合唱多聲部原則。16世紀義大利管風琴學派已使其創作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J.S.巴赫是最傑出管風琴家,管風琴音樂創作是他全部藝術成果的基礎和核心。著名作品有《a小調前奏曲與賦格》、《g小調幻想曲與賦格》、《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等。其他名曲有G.F.亨德爾的協奏曲多首,F.門德爾鬆的奏鳴曲6首,F.李斯特的巴赫作品改編曲,以及C.-M.維多爾的管風琴交響曲等。
19世紀中,隨著宗教的傳播,中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教堂內,也曾設有管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