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貢·薩拉斯,M.

[拼音]:Dalu Huiyi

[英文]:Continental Congresses

英屬北美殖民地13州的代表會議,獨立戰爭期間的革命領導機構。

第一屆會議

在北美殖民地與英國宗主國之間的矛盾不斷尖銳化的過程中,1774年春英國議會通過的《強制法令》,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強烈不滿。7月間,馬薩諸塞通訊委員會倡議召開13個殖民地代表會議,得到各殖民地的響應。9月5日至10月22日會議在費城舉行,史稱第一屆大陸會議。除佐治亞外,12個殖民地的56名代表出席會議。G.華盛頓作為弗吉尼亞議會的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激進派代表P.亨利和S.亞當斯等人同溫和派分子J.迪金森、J.傑伊等人展開了鬥爭。妥協派佔據優勢。大會向英王遞送請願書,要求英國取消對殖民地的高壓政策。與此同時,會議支援馬薩諸塞商人發動的抵制英貨運動,通過了與英國斷絕貿易關係的決議案,制定《權利宣言》。但未提出獨立要求。會議的召開在團結北美殖民地的解放力量,促進殖民地革命政權的建立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第二屆會議

第一屆大陸會議之後,英王變本加厲地對殖民地採取鎮壓措施,引起1775年4月19日列剋星敦和康科德的武裝衝突。在人民反英武裝鬥爭和高漲的革命情緒推動下,1775年5月10日,第二屆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與會代表66人,新代表中有B.富蘭克林和T.傑斐遜。波士頓富商J.漢考克被選為會議主席。在反英革命戰爭業已開始的情況下,大陸會議在性質上來說,已發展為國家政權組織,開始起著常設的中央政府的作用。會議於1775年6月15日通過組織大陸軍和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的決議。10月,大陸會議開始組織一支海軍。11月建立海軍陸戰隊。12月,在大陸海軍“阿爾弗雷德”號艦艇上第一次升起一面用13條橫道-標誌13個殖民地聯合的旗幟,這是美國國旗的雛形。1776年7月4日,通過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該宣言宣稱“一切人生而平等”,宣佈脫離英國而獨立。

1777年11月15日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邦聯條例》,1781年3月1日獲各州批准,開始生效。據此成立的邦聯國會代替大陸會議,成為直到1789年3月為止的美國立法機構。